皮肤温度试验skin temperature test
判断身体某一部位动脉血液供应状况的方法。将病人肢体先暴露在温度较恒定的室内(15~25℃)15~30min,使肢体皮肤温度取得稳定,然后在肢体不同平面的对称部位进行皮肤温度定点测量(可用扪诊法、半导体皮温计或数字温度计)。如两个对称部位的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或在一侧肢体上某一部分的温度显著降低,则为该试验阳性。皮肤温度显著降低为动脉血流不足的结果。临床常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动脉硬化性闭塞、大动脉炎性狭窄及肢端动脉痉挛症等。患肢皮肤温度降低的平面可作为估计动脉阻塞发生部位的依据之一,但温度降低的平面约比病变处低一手掌宽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