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茯苓(图75)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茯苓(图75)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云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

茯苓个呈球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由数十克至5公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常附有泥土。体重,质坚硬,不易破开,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或淡红色,内层全为白色,少数为淡棕色,细腻,并可见裂隙或棕色松根与白色绒状块片嵌镶在中间,气味无,嚼之粘牙。

以体质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茯苓个,浸泡,洗净,茯苓皮除去杂质。

(二)切制

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

(三)炮炙

1.朱砂制 取切好的茯苓,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即可。每10kg茯苓,用朱砂180g。

2.土制 用武火将白土炒热,再将白茯苓块倒入,炒至微黄色时,取出,筛去白土,摊开,晾凉。

3.米汤制 取茯苓去皮,加米汤浸1夜,蒸热,趁热切3mm厚的片,晒干。

4.明矾米汤制 取茯苓去皮,加明矾热米汤浸6~8小时,洗净,焖1~2天,蒸1小时,趁热切1.5~3cm厚的片,晾干。每100kg茯苓,用明矾0.25kg,热米汤适量。

【性味归经功效】

平、甘、淡。归心、脾、肺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停饮等水湿证 茯苓性平淡,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祛邪,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饮均适宜。常与猪苓、泽泻配伍,并随湿热、寒湿配伍有关药物,如湿热配车前子、木通;寒湿,与附子、干姜配伍,脾弱、胀满,停饮而致心悸、咳嗽等症,常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如苓桂术甘汤等。

2.脾虚证 脾虚体倦,食少便溏,常与党参、白术、甘草等配伍,如四君子汤。

3.心悸、失眠 常与朱砂、远志、枣仁等安神药物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15g。水肿、痰饮、泄泻、呕吐,宜生用;失眠,健忘、心悸,宜朱砂拌茯苓。

虚寒滑精或气虚下陷者,应忌服。

【备注】

《本草纲目》:“后人治心悸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胺酸、麦角甾醇等。茯苓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