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筏运输
甘肃境内的皮筏长途货物运输开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到民国17年(1928年)黄河上由牛皮筏承运货物,筏户多为回民。最大的牛皮筏长25米,宽7米,用牛皮胎120个, 载重20吨(有时30吨),吃水约0.5米。民国19年(1930年)后,靖远、条城的筏户来兰参加兰州至包头的民间筏运,拥有皮筏60只(大多是羊皮筏),最大可载重30吨。羊皮筏以其制造周期短(最多需7天)、安全、速度快、驾驶灵活,返回时携带方便而占领水运市场。据1951年统计, 分布在黄河、洮河、渭河上的牛、羊皮筏达283只,总吨位约630吨。由于公路的发展,桥梁的兴建,公路运输逐步代替筏运。皮筏仅作为旅游工具在黄河区段上开展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