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Dí现行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亦收载,其注称: “元有的福、的探。明有的酒。”未详其源。(按: 泸水之 “的”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原音dé,不从: 依 《希姓录》改。) 或音dì,亦现行姓氏。姑兼收。
的Dì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新疆之塔城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亦载,音dí。未详其源。 的dí确实,确定。周贺《送灵应禅师》:巡礼何时往,相逢的是稀。戴叔伦《和崔法曹建溪闻猿》:闻道建溪肠欲断,的知断著第三声。
的dì❶箭靶中心。戎昱《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 ❷泛指中心部位。陈陶《镜道中吹箫》:金栏白的善𥮾𥰭,双凤夜伴江南栖。“白的”指箫的中段。 的dì❶鮮明,顯著。漢武帝《李夫人賦》:“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 ❷婦女的面飾。《藝文類聚》繁欽《弭愁賦》:“點圜的之熒熒,暎雙輔而相望。” 的de助词,得。此在今人口语中尚沿用之。《抱妆盒》剧二:“好也啰!只要您心平可也过~海。”《谢金吾》剧二:“我少不~到圣人前自言破。”《合同文字》剧楔子:“兄弟!你出路去,比不~在家,须小心着意者。”《铁拐李》剧三:“我将你,记一记,委实委实不认~。”《小尉迟》剧二:“你那里去~!那刘季真手下名将个个骁勇,你去不~!”《城南柳》剧一:“这剑六合砌为炉,二气铸成模,呼~风,唤~雨,驱~云雾,屠~龙,诛~虎,灭~ 。”《望江亭》剧一:“您道是看时容易画时难。俺怎生就住不~山,坐不~关,烧不~药,炼不~丹。”另见160页“的dí”。
的dí犹准或确也;定也;究也。柳永《安公子》词:“虽后约~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的有,犹云准有或确有也。贺铸《点绛唇》词:“掩妆无语,~是销凝处。”的是,确是也。沈端节《五福降中天》词:“他时恨怅,却月凌风,信音难~。”难的,难准也。白居易《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诗:“除却朗之携一榼,~应不是别人来。”的应,定应也。又《百日假满》诗:“但拂行衣莫回顾,~无官职趁人来。”的无,定无也。又《雪中晏起偶咏所怀》:“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的不能,定不能也。苏轼《光禄庵》诗:“城中太守~何人?林下先生非我身。”的何人,究何人也。刘克庄《送孙季蕃》诗:“家在吴中处处移,~于何地结茅茨?”言究在何地也。又《罗湖》诗:“不知~在山中否?万一归来说内篇。”言究在山中否也。另见156页“的de”。 的 的❶准,确,定。贺铸《点绛唇》:“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的是犹云确是。 ❷与得同。《抱妆盒》剧二: “只要您心平可也过的海。” ☚ 直 知 ☛ 的 的的的❶定。曹希蕴《踏莎行》(解遣愁人):“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 ❷确。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今夜月明风细细。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 ❸“菂”之省旁字,即莲子。欧阳修《渔家傲》(粉蕊丹青描不得):“秋气逼,盘中已见新荷的。”叠用作“的的”。❶形容明亮。贺铸《薄幸》(艳真多态):“艳真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❷艳丽。欧阳修《盐角儿》(增之太长):“慧多多,娇的的。天付与、教谁怜惜。” ❸确,和“的”同义。曾布《水调歌头》(袖笼鞭敲𩍐):“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 侬家 念 ☛ 的 的dí准,定,的确。曹希蕴《踏莎行·灯花》:“有艳难留,无根怎觅,几回不忍轻轻别。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2—701)秦观《蝶恋花》:“今夜月明风细细,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1—478) ☚ 滴滴丁丁 的当 ☛ 的dí确实,的确。白居易《送鹤与裴相临别赠》:“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的dì鲜明。刘希夷《代闺人春日》:“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 的 的dì箭靶的靶心。古代射箭的靶为侯,侯方十尺。侯中方六寸者为的。《小雅·宾之初筵》一章: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毛《传》: “的,质也。祈,求也。”郑《笺》:“发,发矢也。射者与其耦拾发,发矢之时,各心竞云:我以此求爵女。爵,射爵也。射之礼,胜者饮不胜,所以养病也。”《周礼·射义》:“《诗》云: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小尔雅·释器》:“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鹄中者谓之正,正方二尺,正中者谓之(niè),方六寸。”马瑞辰《通释》:“, 则质也。” ☚ 佽 阜 ☛ 的读音d·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都历切,入,锡韵。 ❶箭靶的中心。 ❷鲜明;明白。 ❸莲子,通“菂”。 上一条: 的 下一条: 菂
的读音d·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丁历切,入,锡韵。 ❶“的”的古字。鲜明;明白。 上一条: 玓 下一条: 的
的读音d·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都历地,入,锡韵。 ❶实在;真实;的确;确实。 上一条: 苖 下一条: 靮 的1. 连词,连接动词,相当于“并”“并且”。少年:“绳捆索绑的马棒打,孽障了凉州的尕娃。” 《小姑贤》(贤孝):“一阵阵心里乱忉忉,心又急的眼又跳。”也可以连接名词,相当于“和”。《侯梅英反朝》(贤孝):“夹缨鞍子的梅花镫。”2. 表示比喻,相当于“似的”。《闹五更》(贤孝):“一根葱的身材呀,越看越心疼。”3. 用在称谓词后,犹言“作……的”。《十不该》(贤孝):“妯娌们吃烟七不该,挖米偷面把鸦片买。嫂子的倒把小婶子的害,男人打来了胡事里来。” 《寡妇种田》(贤孝):“你的舅舅若不来,儿你跪到地埃尘,少夸上些富贵,多告上些艰难,哭着舅舅的心软。” 《四姐宝卷》:“于少爷到后院去问婶娘,婶娘的将原因细细说明。”4.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5. 相当于动态助词“着”。歇后语:“骑的骆驼赶的鸡——高的高来低的低。” 的〔·de〕nangd: 我~衣服。wel nangd eud.
的〔di〕 的确 〔di que〕 jid deat;xangb mib. 的确良 〔di que liang〕 jil kioxliangl. 的ㄉㄧˊ;ㄉㄧˋ;˙ㄉㄜdí; dì; ·de三3447①动扯断;摘取。⑴西南官话。云南昭通〖 〗。⑵吴语。上海、上海宝山罗店、南汇周浦、松江。江苏靖江、无锡、江阴、常熟、苏州。浙江湖州双林、嘉兴。②动捶(背、衣服)。吴语。江苏苏州〖 〗。搭我~~背。③动轻轻掐;拧。吴语。江苏苏州〖 〗。大髈浪~一把大腿上掐一下。江苏吴江盛泽。上海南汇周浦。浙江宁波。④动拿着;提拿。粤语。广东广州〖 〗。一手就~起嚟一只手就提溜起来。清同治甲子年《广东通志》:「持物曰~。」⑤动(用手指)按;摁。粤语。广东广州〖 〗。~实个窿仔用手指摁着那个小窟窿。⑥名装在桶或盆外侧用来抓捧的木疙瘩。徽语。安徽绩溪〖 〗。⑦后缀,「们」。中原官话。陕西西安:你~在𠰻𠰻做啥呢啊你们在那儿干什么呀‖俺~在这耍呢我们在这儿玩呐‖他的咋都不见啦他们怎么都不见了?⑧量一些。粤语。广东广州〖 〗。做个~‖买左~野买了些东西。⑨介在。北京官话。北京〖 〗。站~地上‖靠~树上。⑩助着;来着。⑴东北官话。黑龙江哈尔滨:说~说~就笑起来‖我刚才洗衣服来~。⑵晋语。内蒙呼和浩特:门不插~,一推就开。⑶闽语。福建厦门〖 〗。即句话我底时讲~这句话我多会儿说来着。⑪助呢。西南官话。云南澄江〖 〗。你是咋个整~。⑫象声和象声词或准象声词连用表示声音。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佢呸~一声吐了出来‖𪠽~𪠽~,两点钟罢。   的di❶箭靶的中心。成语:“有~放矢”。《荀子·劝学》:“是故质~张而弓矢至矣。”(质:箭靶。张:立起。)王充《论衡·超奇》:“论之应理,犹矢之中~。”(论:论述。应理:说明道理。犹:好像。) ❷确实。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其为不虚取直也~矣。”(虚取直:白白地收钱。直,值,所应收之钱。) 的;之de zhī【同】 都是结构助词,二者的用法基本相同,用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组成偏正短语,表示结构间的修饰关系或领属关系。有时两个词可以搭配着用,以显示不同的层次,例如:“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异】 “的”是现代口语词,较通俗;其后多用双音节词;可以用在词或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的”字短语,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充当相应的句子成分。[例]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我~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今年,我~愿望终于实现了——当上了三好学生。“之”是文言词,较典雅;其后多用单音节词;在有些场合,只能用“之”,不能用“的”,例如:“其中之一”,“百分之八十”,“十二亿之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能构成“之”字短语。[例]以子~矛,攻子~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的de❶用在别的词语后,表示这个词语限制、修饰或描写后面的词语 △ 我~书|伟大~祖国|愁眉苦脸~样子。 ❷用在部分词语后,代替跟这些词语有关的人或事物 △ 先进~带动后进~|那个站在门口~。 ❸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 另见166页dī;167页dí;171页dì。 ★似的 没说的 好样儿的
的dī的士 △ 打~∣~哥。 另见164页de;167页dí;171页dì。
的dí确实;实在 △ ~确|~当(dàng)。 另见164页de;166页dī;171页dì。
的dì箭靶的中心 △ 众矢之~|目~。 另见164页de;166页dī;167页dí。 ★一语中(zhòng)的 的轻声de
的助词。 ❶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伟大~祖国︱美丽~家乡。 ❷表示领属关系:我~钢笔。 ❸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吃~︱这是你~。 ❹表示肯定的语气,常跟“是”相应:这本书是我写~。 另见 di;di。
的真实;实在:~确︱~当(dang)。 另见 di;de。
的箭靶的中心:中(zhong)~︱鹄(gu)~︱无~放矢︱有~放矢︱众矢之~︱一语破~。 ○目~(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另见 di;de。 的de❶ 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领属关系、同位关系等:人民的意愿│美好的明天│我们的朋友│打他的主意│你是今天会议的主席。 ❷ 助词,构成“的”字短语,代替上文所说过的人或物,或指某一种人物、表示某种情况等:卖菜的│办事的│红色是他的,绿色是我的。 ❸ 助词,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谁做的饭?│那是他送的信。 【提示】此义项仅限于表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❹ 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昨天我去过他家的。 ❺ 助词,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同学们写诗的作画的,都很有才气。 另见111页dí、114页dì。
的dí真实,实在:的当│的证│的情。 另见108页de、114页dì。
的dì❶ 箭靶的中心:目的│众矢之的│有的放矢│一语破的。 ❷ 姓。 另见108页de、111页dí。 的 的箭靶的中心。如:有的放矢。《诗·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的”。 ☚ 连珠箭 把子 ☛ 的dí〈名〉 “的士”的简称。 的dí〈名〉的士的简称。 ◇ “赶快打的去。”有人喊,可美术馆距火车站太近,有“的”也不愿去啊。(经济日报.1988.8.24) ◇ 随着出租车日益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的”价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光明日报.1993.3) 的de在(只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如:站~地上。/靠~树上。 的de另见di、di、di。的话1 别的 似的 是的 有的 怎的 当家的 够瞧的 够受的 好样的 什么的 有你的 真格的 不是玩儿的没有说的
的di另见di、di、de。的哥 的姐 的嫂 的士1
的di另见de、di、di。的当1 的费 的款2 的确 的证3 面的 的确良4
的di另见de、di、di。端的 目的 有的放矢 一语破的 众矢之的 的(一)dì (二)dí (三)dī(四)de【辨形】右是勺。8画。形声。 【辨义】 的(一)dì ❶ 箭靶的中心:鹄(gǔ)的|中(zhòng)的|无的放矢|有的放矢|一语破的。 ❷ 目标:标的|目的|目的地。 〔的士高〕即迪斯科舞。 〔端的〕 ❶果然,的确。 ❷究竟。 ❸事情的经过,底细。 (二)dí 确实:的款|的情|的确|的真|的证|的确良|的一确二。 (三)dī 〔的士〕英语taxi音译。出租汽车:打的|的哥|的姐。 (四)de ❶用在词语后表明形容词性:伟大的祖国|英雄的人民。 ❷ 表示所属的关系:他的家|我的书。 ❸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吃的|小的们。 ❹用在句末常跟“是”相应:他是刚从北京来的。 ❺ 同“地(二)de”。 〔的话〕助词,用在表示假设的分句后面,引起下文。 【辨析】 四音主要区别是适用范畴不同: 的(一)dì表示事物名称;(二)dí表示肯定,并表示状态和用于纺织品名;(三)dī用于外来词译音;(四)de表示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表示陈述等语气。 的·de<助>❶构成“的”字短语修饰名词:我们~战士|锻炼~时间|活泼~气氛|偶然~行为|文学创作~问题。注意根据语言习惯,“的”字有时用,有时不用,有时可用可不用。 ❷构成“的”字短语代替名词:他的信有两封,我~有三封|画面上红~是花,绿~是叶|剧场中演~是歌剧|他自己设计~比进口~便宜。 ❸构成“的”字短语作谓语:一个人是孤独~|这地板是大理石~|家具新~|电话自己装~|她干事儿兢兢业业~。 ❹构成“的”字短语用在“动+得”形式之后,表示结果的状态:洗得干干净净~|说得天花乱坠~。 ❺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强调肯定语气:这事儿我跟他说过~|我说话算数~。 ❻用在句子末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在电视上看~|我从起点站上车~。 ❼在某些动宾短语中间插入“的”字结构,表示动作的对象:占别人~便宜|说小李~坏话。 ❽用在句子的动词和宾语之间,起强调某一成分的作用:三连打~仗|上午去~电报,应该收到了|我是在学校入~团。 ❾用在并列的词语后,表示“等等、之类”:买些青菜、萝卜~,就行了|大家谈天说地~,非常热闹。 ❿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表示相加或相乘:十四根~十八根,总共三十二根|三米~五米,是十五平方米。 的dí的士的简称。例如:“侦察员问:怎么买的车?杨子说,叫‘的’去的。”(《北京青年报》1991.5.24)“随着出租车日益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的’价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光明日报》1993.3.12) 的dī〈名〉的士。如:打的。 的1·de助词。 ❶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中间。a)表示领属关系: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菊~踪影? (一·19)等柳兄一见,便知我这内娣~品貌是古今有一无二的了。(六六·1602) b)表示修饰关系: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官府过去。(一·24)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女子。(六六·1602) c)表示一般的限制关系:他说女儿是水作~骨肉,男人是泥作~骨肉。(二·38)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字画,听如此说一句,便点一回头。(五六·1312) ❷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那样~不配穿红的,谁还敢穿。(十九·416)省出来~,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十·218)b)用在判断句后面与“是”字相应,回指主语: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那里见的这个势派。(二九·663)他是被拐子打怕了~,万不敢说,只说拐子系他亲爹。(四·84)c)用在两个相同的动词或动词结构中间,并连用几个这种性质的结构,有生动化和强化的作用: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爬灰,养小叔子~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七·171)平儿笑道,“先时赔了四个丫头,死~死,去~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了。”(三九·886)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作宾语,表示各人自便:你们只管吃你们~,由他去罢。(二八·637)你去你~罢,又来问人了。(二十·443)e)用在对比的两小句前一小句的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所占用的时间:有这会子拉着手哭~,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呢? (三十·691)有作诗~,不如作些灯谜,大家正月里好顽的。(五十·1167) ❸用在无主语把字句的形容词后面,表示赞叹:猴儿,把你乖~!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三五·794)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五二·1213) ❹用在反问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我的姐姐,你还不知道他那脾气~? (七二·1751)你特为往这里来,又换新衣服,他们就不问你往那里去~? (十九·411) ❺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后面,表示类举或形容: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到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放在心坎儿上,到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二八·631)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一年大二年小~,叫人看着不尊重。(五七·1334) ❻用在某些动词和宾语之间,强调已发生的动作的主语、时间等:都是颦儿引~你,我和他算帐去。(四八·1118)贾母便问,“多早晚进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说,“昨日进~京。”(五六·1323) ❼用在某些主谓结构和“好”“是”等之间: 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自己骨肉齐全~好。(七六·1866)都要省起事来,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呢,我竟去~是。(七三·1786)罢了,到是回来~妙。(二七·609) ❽用在“像”、“似”和某些动宾结构之后,使这动宾结构体词化: 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一样了。 (七七·1917)如今(宝玉)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十三·272)
的2·de助词。同“得·de” 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a)连接表示结果的补语:贾母笑~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四十·914—915)(那丫头)羞~脸红耳赤,低首无言。(十九·406) b)连接表示程度的补语:(兴儿)连忙把帽子抓下来,在砖地咕咚咕咚磕~头山响。(六七·1645)怎么几日不见,就瘦~这么着了。(十一·243) ❷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可能: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起先生! (十·218)若是夜里睡~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十·229) ❸用在句末,表示可以,便于(前头用“不好”否定):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三一·717)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五七·1359)那智能百般的挣挫不起,又不好叫~,少不得依了他。(十五·316)
的3·de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起状语作用(现在多半写作“地”·de):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过去。(一·24)(宝玉)又着实~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八·175) 另见di。
的dí另见·de。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絃樂器部 > 琴瑟 > 徽 > 的 的 dì 即琴徽。《文選·枚乘〈七發〉》“九寡之珥以爲約”唐·李善注:“《字書》曰:‘約,亦的字也,都狄切。’的,琴徽也。”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菰藕 > 蓮實 > 的 的 dì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薂 > 的 的 dì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首飾部 > 面飾 > 的 的 dì 亦作“䵠”,亦稱“華的”、“玄的”、“圓的”、“星的”,婦女面飾以此示有月事,不進御。《釋名·釋首飾》:“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群妾當以次進御,其有月事者止不御,重以口說,故注此於面,灼然爲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其名於第録也。”漢·王粲《神女賦》:“税衣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兮結羽儀。”《史記·五宗世家》“程姬有所闢,不願進”司馬貞索隱引 《神女賦》作“玄的”。《藝文類聚》卷三十五引魏·繁欽《弭愁賦》:“點圜的之熒熒,暎雙輔而相望。”明·楊慎《丹鉛總録·冠服·玄的》:“仙經之,鮑姑以艾灼龍女額,後人效之,謂之龍的。的亦作䵠,今婦人面飾曰龍的,蓋以龍女况之,又曰星的。” 靶、的;箭、矢○靶bǎ(名)靶子,练习射箭(或射击)的目标:~垛|~心|~场|~台|箭~|射~|打~。 ○的dì(名)箭靶的中心:中~|鹄~|众矢之~|无~放矢|有~放矢。 ●箭jiàn(名)古代兵器,短细杆装上尖头,搭在弓弩上发射:~头|~镞|弓~|响~|暗~|冷~|射~|挡~牌|~在弦上|~不虚发|一~双雕|暗~伤人|光阴似~|归心似~。 ●矢shǐ(名)箭:流~|飞~|有的放~|无的放~|众~之的|~石如雨。 的dì❶ 鲜明。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其若丹。” ❷ 箭靶的中心。《荀子·劝学》:“是故质~张而弓矢至焉。”(质:箭靶。) ❸ 目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 另见103页dí。
的dí❶ 确实,真实。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其为不虚取直也~矣。”(直:同“值”。) ❷ 究竟,到底。《南史·庾仲文传》:“若言仲文有诚于国,未知~是何事。” 另见104页dì。 的 的dí❶的士的简称。即出租小汽车。 ❍ 打~|~哥。 ❷泛指出租的、有偿服务的载人或载物的交通工具。 ❍ 船~|摩~。 ▲板的 残的 飞的 黑的 火的 货的 轿的 面的 摩的 野的 ☚ 迪厅 的哥 ☛ 的*B5C4 (一)di❶箭靶的中心,目标:众矢之~/目~/一语中~。 ❷白色,明亮:~颡(白额,白头顶)/~砾(光亮、鲜明的样子)。 (二)di确实:~确/~当(恰当)。 (三)de❶用来称代人、事、物:大~/男~/红~/跳~跳,唱~唱。 ❷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语助:我~车/宽阔~马路。 ❸用在句尾表示肯定:我们说好~/货是刚到~。 ❹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表示相加或相乘:两个~三个,一共五个/三米~五米,合十五米。 ❺与“地(认真地写)”同。 ❻与“得(跑得快)”同。 指代人 指代人之 指代人或物:的(老~;新~) 表示有此属性的或做此动作的人或物:者(耕~;逝~) 指不知的人:谁(谁人;谁当;谁何) 孰(孰何) 某(王~) 或(~存~亡) 若个 若而 什么人 何许人(~也)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张三李四 李四张三 未指明或特别提到的人:某某 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中确指某一个人:哪位 指任何人:谁(~都知道) 你(~一言) 泛指任何人或一般人:张王李赵 指那人或对方:彼人 指示比较近的事物或人:这个 意中所指的人:伊人 指较远的人:那(那个) 敬称所指的若干人:诸位 诸君 列位 各位 众位 二三子 二三君子 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该 其余的人:余子(目无~) 余人 另外的人:外人 别人 他人 ☚ 人 对象 ☛
修饰3 ☚ 修饰3 雕琢 ☛
靶子 靶子靶(~台:~场;靶牌;枪靶;胸~;头~;活~) 垛(棚垛:射垛) 侯 鹄(鹄的;鹄子;射鹄;正鹄) 臬 堋(堋的;射堋) 帖(破~) 彀 格 准(准的;准鹄;准头;准执) 仪的 躲子 射棚 耦象 质的 招质 椹质 标的 标鹄 箭靶:箭垛 马蹄 埻的 射亲 土筑的箭靶:射垛 布制的箭靶:布侯 铁制的箭靶:铁帘 远距离的箭靶:长垜 彩绘的靶:画的 挂着的靶:悬侯 可移动的靶:活靶(活靶子) 靶上的环形圈:环(靶环;中~) 靶中心:的(的鹄;格的) 鹄(鹄的) 埻 正(正鹄) 槷 靶心 红色的靶心:贴晕 靶的红点:红心 箭靶的黑心:乌珠 靶中心的周围部分:贴 靶的上下幅:躬 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舌 ☚ 军品 战具 ☛
子实 子实子(种子;菜~;瓜~) 种(种实;种粒;种穰;谷~;豆~) 某些植物的种子:籽(花~;棉~) 莲的子实:莲(莲子;莲实;建~;湖~)薂 的 菂 黄螺 白玉蝉 竹子所结的子实:竹实 竹米 竹实的美称:凤食 凤实 去皮壳的子实:米(花生~;石榴~) 芝麻的子实:麻(~子;芝麻) 麻的子实:黂 好的种子:良种 优种 (供种植用的果实:子实) ☚ 各种果实 果的各部分 ☛
目的 目的的(仪的;标的) 鹄(鹄的) 表示目的:为(为了;~着;~的是) 以(~便;~期;~免) 而(为利~争) 用 为国家为人民:于家为国 表示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出于某种原因:起见 主要目的和意图:宗(宗旨) 旨(主旨)指要(明其~) 指归 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有的放矢 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缺乏针对性:无的放矢 没有一定的目的:漫无目的 漫无目标 盲无目的 茫无目的 糊里糊涂,漫无目标:猫三狗四 才能低下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弩马十驾 盼望却达不到目的:企而不及 违背常理做事,难以达到目的:逆坂走丸走丸逆坂 逆阪走丸 (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
另见:打算 意图 想法 靶子 达到 做成 ☚ 目的 目标 ☛
陈述 陈述陈(陈说;陈告;陈具;陈道;开陈;说陈;启陈;布陈) 开(开辞) 白(启白;谘白) 矢 胪 状 摆(摆列;~情况) 展(展布;展叙) 披(披述;披陈;披告;披露) 绎(铺绎) 具(条~时弊) 叙 启述 述奏 开说 敷说 称说 指申 敷述 表示陈述的语气:也(~好;~罢) 矣 焉 吧 哩 啦 嘛 的 呢 喽了(罢~) 么 哉 乎 邪 陈述大义:陈义 自己陈述:自陈 自白 自述 自列 自状 代人陈说:关说 沟通,关说:疏通 冒昧陈述:敢言 (陈说叙述:陈述)
另见:叙说 叙述 讲述 进言 上书 ☚ 陈述 陈述事情 ☛
表示肯定 表示肯定管(~叫你高兴) 即(非此~彼) 是 便 了 好(~容易) 当然 自然 准保 表示肯定的口气:就(~不信) 的 耳 尔 啦 咾 呵 呗 哪 啊 嘛嘿 已 者 啰(去~) 嗯(~哪) 表示加强肯定的语气:正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肯定:岂 何尝(~不是) 哪里 难道 怎么 坚决肯定的语气:横(横竖;~直;横顺)务 断(~无此理) 绝(绝对;绝然;~无仅有) 顿 反正 左右 表示完全肯定:必(必然) 定(一定;板定) 准(准定;准保;准头;准拟) 已(已定) 表示十分肯定:满(~有把握) ☚ 肯定 不肯定 ☛
标准 标准准(准的;准限;准格;准绳;准直;程准;衡准) 典 格(格尺;降~;高~) 尺(尺度;尺寸;尺码) 的(的彀) 绳 模(模度) 矱 彟(彟矩) 科程 程度 母儿谱儿 度数 臬极 一概 品式 品度 标准、礼法或制度:规矩方圆 规格,标准:式(~子;形~;体~) 规矩,标准:绳矩 准绳,标准:资箴 法度标准:仪准 准矱 有一定水平,够一定标准:像模像样 象模象样 人模人样 有模有样 没有标准:无准 漫无标准:汗漫 达到标准:达标 达到某种标准:像样 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格(考试~) 十分标准、规范:圭端臬正 达不到标准:不达标 超过标准:超标 在思想、学术、道德等方面,以一最有权威的东西作唯一标准:定于一尊 (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
另见:根据 符合 订出 衡量 ☚ 标准 各种标准 ☛
确实 确实实(实落;实实;实确;实然;定实;着实;端实;煞实;其实;信实) 委(委是;委实) 谅 底 恂 询 洵(~属可贵) 的(的的;的确;的真;的当;的实;端的;委的) 凿(凿凿;凿然) 固诚(~非所料;~有其人) 谌 镌(~如所言) 真(真个;真是;真成;真正;真来;当真;认真) 展(~也有成) 良 允(允洽) 确乎 确切 确核 确然 明白(援证~) 道地 不假 确系事实:属实 确切信实,的的确确:确确实实 踏踏实实,确实具体:切切实实 确切、实在:丁一卯一 的一确二 实在,确实:其实 明白、确实:丁一确二 确实可靠:碻凿 真的 真性 真然 真当 完全确实:的确 清楚确实:真切 明白真切:较切 较亲 详细确实:详实 详的 详核 详核 翔实 简要翔实:简约详核 精辟翔实:精核 真实,确切:逼逼 确实可靠,不容怀疑:确凿不移 确切不移 精密确切:精审 精塙 (真实可靠:确实)
另见:证据 凭证 是 正确 无错 结论 ︱虚假 ☚ 确实 非常确实 ☛ 的dì;dí(一)都历切,入锡。 ❶鲜明,显著。宋玉《神女赋》:“朱唇~其若丹。” ❷箭靶的中心。《诗·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以祈尔爵。” ❸目的,标准。《梁书·钟嵘传》:“谊乎竞起,准~无依。” ❹女子面饰。傅咸《镜赋》:“点双~以发姿。” (二) 副词。确实,的确。白居易《送鹤与裴相临别赠》:“稳上青云勿回顾,~应胜在白家时。” 〖的〗 粵 dik1〔嫡〕普 dí ❶ 鮮明,明亮。許慎《說文解字》:「旳,明也。」(「旳」是「的」之本字。)宋玉《神女賦》:「朱脣〜其若丹。」(其【粵 gei6〔技〕普jì】:語氣詞。丹:丹砂,一種鮮紅色的礦物。) ❷ 箭靶,箭靶的中心,有成語「有〜放矢」。韓非《韓非子.用人》:「發矢中〜。」 ❸ 的確,確實。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其為不虛取直也〜矣。」(他沒有白取報酬是確實的。)
的箭靶的中心。《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韩非子·内储说上》:“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及与奉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射也。” 的㊀ di 箭靶的中心, 目标。如:有的放矢;目的。㊁ di 真实,实在。如:的确。㊂ ·de 助词:(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美丽的花朵。(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这是他的。(3)表示所属的关系。如:我的书。(4)用在句末,常跟“是”相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不可战胜的。(5)同“地(·de)”。 的de ❶ (用在定语的后面):聪明 ~ 孩子 clever child; 国家 ~ 经济命脉 the economic lifeline of the country; 画家 ~ 工作外衣 an artist's smock; 两天 ~ 时间 two days' time; 我~ 母亲 my mother; 已经站起来 ~ 中国人民 the Chinese people who have stood up ❷ (用来造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开汽车 ~ a driver; 菊花开了,有红 ~,有黄 ~。 The chrysanthemums are in bloom;some are red and some yellow. 他说他 ~,我干我 ~。 Let him say what he likes;I'll just get on with my work. 我爱吃辣 ~。 I like peppery food. ❸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动作的施事者、时间、地点等):是我打 ~ 稿子,他上 ~ 色。 I made the sketch;he filled in the colours. 他前年去 ~ 西藏。 It was the year before last that he went to Xizang [Tibet]. 我在北京买 ~ 表。 It was in Beijing that I bought the watch. ❹ (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强调、已然等语气):明天他会来~。 Surely he'll come tomorrow. 你们这两天真够辛苦 ~。 You've really been working hard in the past few days. 哦,我想起来了。 我们第一次是在大别山见面 ~。 Now,I remember. We m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Dabie Mountains. 屋子里静悄悄 ~。 It was very quiet in the room. 著名的北京鸭就是这儿产 ~。 The famous Beijing ducks are produced here. ❺ (用在并列的词语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and so on;and so on and so forth;and the like:她尽说吃啊穿啊 ~。 She talks about nothing but food and clothing,etc. 我不喜欢花儿草儿 ~! I don't like flowers,grass and things like that! 音乐、绘画、文学什么 ~,我们都谈到了。 We talked about music,painting,literature and the like. ❻ (用在指人的名词、代词和指职务、身分的名词中间,表示某人取得某种职务或身分):今天的会谁 ~ 主席? Who is the chairman of today's meeting? 这部电影是我姐姐 ~ 主角。 My sister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this film. ❼ (表示某人是动作的对象):开她 ~ 玩笑 play a joke on her ❽ (口语中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表示相乘或相加):这间屋子是5米 ~ 3米,合15平方米。 This room is five metres by three,or fifteen square metres. 另见 see also dí;dì。
的díⅠ (真实;实在) true;exact;real Ⅱ [书] (究竟;到底) actually;exactly 另见 see also de;dì。 ◆的当 [书] proper;suitable;appropriate; 的的确确 really and truly;as sure as a gun;as sure as death;sure enough; 的款 reliable funds; 的确 really;and no mistake;indeed; 的确良 {纺} dacron;terylene
的dìⅠ [书] ❶ (明亮;鲜明) bright;clear ❷ (白色) white Ⅱ ❶ (箭靶的中心) target;bull's-eye:无 ~ 放矢 shoot an arrow at a nonexistent target;shoot at random ❷ [书] (白额的马) a horse with white forehead ❸ [书] (目的) purpose;aim;goal ❹ (标准;准绳) standard;criterion 另见 see also de;dí。 的dì ❷无的放矢|有的放矢
❹漫无目的|片言破的|万矢之的|一语破的|众矢之的
的(8画) ❶de ❷dí ❸dì
  【提示】白,中间一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的·de8画 白部 助词。 (1) 用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这个词、词组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性词语: 幸福~生活|群众~力量|学校~财产。 (2) 用在词、词组后面,组成“的”字结构,指称相关的人或物: 开火车~|吃~|有白~,有黑~|我~丢了,你~还在。 (3) 用在句末,和“是”搭配,表示肯定的语气: 这个人我是了解~。 另见dī(79页);dí(79页);dì(81页)。
*的dī8画 白部 [英taxi]译音字。的士(出租车)的简称: ~哥|打~。 另见·de(77页);dí(79页);dì(81页)。
*的dí8画 白部 真实;实在: ~确|~当(dàng)。 另见·de(77页);dī(79页);dì(81页)。
*的dì8画 白部 箭靶的中心: 目~|众矢之~。 另见·de(77页);dī(79页);dí(79页)。 的1.dì 2.dí 3.de古代本作“的”。读dì。从日,勺声。见《说文》。声母舌尖音分化为翘舌音,如寿涛、汤觞例。韵母如耀翟(有dí音)例,都是入声字。从日,本是光明、鲜明义。引申有真实、实在义。如:的确|的当。读dí。引申指箭靶的中心。读dì。如:有的放矢。组词如:目的。 现代又读de。假借为虚词。在词或语后表明形容词性。如:红的|伟大的。又同“地(de)”。表明副词性。如:胜利的完成任务。又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有时也写“底”。如:我的书|社会的性质。又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买菜的|吃的。又当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如:他是刚从北京来的。 的★常◎常
形声,小篆从日,勺声,隶定为“的”。本义读dì,明亮、鲜明,假借为箭靶的中心、目标等;又读dí,引申为副词,相当于“的确”“确实”;又读de,假借为助词,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领属关系等。 【辨析】 的/地/得 这三个字都读de,用于结构助词,但用法不同:“的”用在定语之后,如“老师的评语”“蔚蓝的天空”;“地”用在状语之后,如“刻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得”用在补语之前,如“跑得快”“听得清楚”。的 篆 隶dì【析形】形声字。小篆从日,勺声。隶变后日讹变作白,从白,勺声。 【释义】《说文》:“明也。”本义是明亮、鲜明。李煜《送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序》:“秋山的翠,秋江澄空。”颜色白而发亮,给人以鲜明显著的感觉, 成为射箭的显著目标,是箭靶的中心,所以箭靶的中心也称“的”。[众矢之的]许多箭射击的靶子,比喻众人攻击的目标。[一语中的]一句话就击中要害,“的”由箭靶的中心喻指要害之处。做事要达到预期的结果,就像箭要射到靶子上一样,故称[目的]。箭不虚发则射到“的”上,故有确实、实在的意思,如[的确]、[的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Small Seal script the meaningful part is日(rì,the day or the sun)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勺(sháo).After the Scribe changes it has changed to白(bái,white)and勺(sháo). 【original meaning】Bright and clear. 的1〈动〉(1)去。用在另一动词性词语之后,表示动作的趋向。 《金》十三: [西门庆]趔趄着脚儿,只往前边花园里走~。 《聊·姑》三: [大成]便把自家这银子包上,说:“没要紧,你拿了去回地~罢。”又 《慈》十一: 那仇家自从那失火之后,处处俱是灰尘,进~看看,一片荒凉。又 《禳》二九: 今日你就住下,我打发人去支你的身价,给你取箱子~。 (2) 到。(a) 用在另一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金》四三: 李大姐,你接过孩子来,教迎春抱~屋里去罢。 《聊·翻》十: 忽然走进你那角门,这心里就像听~你那声音,定醒了一霎,才知道没人。(b) 用在另一动词后,表示动作所达到的处所或时间。 《金》九: 西门庆不当死,不知走~那里去了,却拿这个人来顶缸。又四二: 等着夏提刑娘子到才摆茶,不料等~日中还不见来。(万本。戴本改为“到”) 《醒》四一: 做了顶三幅布的孝帐挂~材头。又六十: 他就不知道与婆婆奔丧么?见婆婆倒下头,倒跑~家去了! <异>得。 《金》八一: 这厮不知在那里 酒, 得这咱才来。 《醒》十: 那过付的人自有妙法,人不知鬼不觉交得里面。 <方>今北京、山东话有此义。
的2〈助〉(1)动态助词。(a)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了”。 《金》十四: 俺每都在郑家吃酒,只见几个做公的人把哥拿~,到东京去了。又七九: 他的皮袄你要~去穿了罢了,这件袍儿你又来夺! 《醒》三六: 到正三月天气,与春莺做了一套石青绉纱衫……也与小和尚做~一领栗子色偏衫……奶子也做了衣裳。又四十: 我路上算计,进~门,先把这种子打给一顿。 《聊·磨》二五: 叫爹瞧瞧,浓济着中~就罢了,中不了还得改改造。又 《增》九: 那老鸨子上~楼来,看见万岁穿的平常,就淡了半截心。 <异>得。 《金》九二: 当时孟玉楼若嫁~个痴蠢之人,不如经济,经济便下的这个锹镢着。 《醒》十五: 晁夫人听见儿子把梁生、胡旦打发得去了,心中甚是不快。又十七: 到那上本的御史宅内,把那本稿抄得出来。 <方>今山东话中助词“的(得)”说成“勒”或“来”,与“了”音近,可相通。(b)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相当于“着”。 《金》七: 陪~坐吃了两道茶,西门庆便要起身。又八三: 听见月娘到,两个都吃了一惊,慌做手脚不迭,连忙藏经济在床身子里,用一床锦被遮盖~。 《醒》三: 又有三四个散手跟~,前呼后应,走出大门前。 《聊·增》五: [周元]只把书来递与曹重,心里战兢~,恐怕发作起来。 (2) 语气助词。(a) 用在假设分句后,表示假设语气。相当于“的话”。前边常有“若、要(是)”等呼应。 《金》三五: 若是这等~,也罢了。 《醒》二五: 人赢了他~,照数与了人去;他若赢了人~,却又不向人要。又四三: 今日是俺婆婆生日,叫他送了几碗菜来与我;要没事~,他来这里做什么? 《聊·磨》十四: 你绰号“狗赖皮”,不这样说~,是个忘八!又 《增》十九: 长官,俺输了~,罚银二十两,吃酒三盅。(b) 用于陈述句尾,表示确认语气。相当于“了”“呢”。 《金》八: 只见西门庆家小厮玳安夹着毡包,骑着马,打妇人门首过~。又十六: 自己坐在椅子上沉吟,又不好回李瓶儿话,又不好不去~。 《醒》六四: 得那庵里没有闲杂人才好,我好在那里住~。 《聊·寒》五: 两个鬼押着二相公送出阴城,二相公说:“不劳相送,我自己去罢。”二鬼不肯~。又 《磨》二七: 街上有几百人去迎接~,热闹多着哩! <异>得。 《醒》八七: 不料二位奶奶也在这里合气,小的就不敢再开口得。(c) 用于疑问句尾,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金》五十: 大藏经上不说~?如你吃他一口,到转世过来,须还他一口。又五五: 我一个儿坐炕上,泪汪汪只想着你,你难道耳根儿也不热~? 《醒》八六: 只因你流落他乡,没有投奔,既是遇着了我,落难的人,我怎好不招管你~? 《聊·禳》三三: 这么时节,那媳妇们一个也不见,去做甚么~?又 《磨》九: 为甚么送我进来~?又为甚么叫我出去?(d) 用于祈使句尾,表示祈使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啊”。 《金》五一: 都一答儿哩交姐夫稍来~,又起个窖儿! 《醒》九六: 拿天平来,我把这银子兑兑,别要糟鼻子不吃酒,枉耽虚名~。 《聊·禳》三十: 既是这等,我上宅里看他去~。(e) 用于分句后,表示停顿。相当于“呢”。 《金》四八: 小的不但干了这件事~,又打听的两桩好事来报爹知道。(f) 用于句中,起衬音作用。 《聊·富》六: 挺挺的待了一夜,手脚~没曾动弹。 (3) 结构助词。(a) 用在表示个体的名词和包含该个体在内的集合名词之间,组成“个体名词+的+集合名词”形式的同位词组。 《醒》十一: 自此一日两餐上供,再不敢怠慢,再也不敢要处置那计老~父子。又二六: 致得那道士~师徒不敢一齐走出,定要留下一个看家。又七六: 将傀儡中留了一个白须老者,一个半白头发的婆婆,当做了狄员外~夫妇。又九十: 岂知这晁夫人~母子不过是行自己的阴德,原不图闻达的人。(b) 用在动词与补语“不了”等之间,相当于“个”。 《醒》三: 千没廉耻,万没廉耻,泼撒~不住。又四二: 凡遇地方有甚上司经过,就向他请帷屏,借桌椅、借古董、借铺盖,借~不了。又七一: 太太合童奶奶家长里短说~不了。 另见dí,di。
的〈形〉确切;确实。 《金》九二: 老先生,这厮贼情既~,不可放他。 《聊·磨》四: 听的说老马送上了一万两银子给了抚院,未知~与不~? 另见de,di。
的〈介〉(1)用在动词后,引进动作的对象。相当于“给(ɡěi)”。 《醒》七十: 你说有儿有女的哩,你就不怕男盗女娼、变驴变马?你填还~人家了吗?又七四: 俺闺女犯的甚么该休的罪,亲家说~我知道,我就领了休书去。 《聊·磨》二九: 金总兵大叫说:“实落下手,谁让~谁!” (2) 用在形容词后,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于”。 《醒》五三: 我的儿也不赖~他。 《聊·翻》六: 就怪些也罢,如今怪强~后日怪。又 《磨》十四: 咳!我只说天下就没有大~卢龙知县的,谁想到了这等!参看〖及(ji)〗〖起(qi)〗1。 <方>今山东中北部淄博、寿光、临朐、滨州、东营话有此语。 另见de,d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