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会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会党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对从事特殊的社会政治活动、具有秘密宗旨和礼仪、抗衡于政府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 会党是中国秘密会社两大系统之一(另一系统为教门),原通称会,自与兴中会联络后始称会党。会党至清末约有200多种,且与教门互相影响渗透。最有影响者为天地会,而天地会在发展过程中又派生出多种支派,主要有活动于华南的三合会、三点会和活动于长江中下游的哥老会。 会党成员有游民、农民、手工业工人、矿工、退伍兵丁等下层群众,也有少数衙役、地主、绅士,其骨干人物则多为游民。 19世纪以后,会党遍及南方各省,甚至发展到海外华侨之中,后又逐渐从乡村发展到城市。会党平时从事破坏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活动,领导和参与多次反清起义及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孙中山早年已对会党活动有所了解,求学时代开始联络会党人物。孙曾说过在兴中会初期国内能接受反清革命宣传者“只有会党中人耳”。兴中会、同盟会与其他革命团体、政党都有大批会党分子加入。1899年兴中会与三合会、哥老会在香港开会结成兴汉会。孙本人在海外加入会党组织。会党一直是孙发动武装起义的重要力量,在武昌起义、各省独立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会党(洪门)在筹募革命经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但会党具有分散主义、盲目性、破坏性等缺点。孙指出会党“知识薄弱,团体散漫,凭借全无,只能望之为响应,而不能用为原动力”。民国以后,革命党人在掌握政权时多对会党实行取缔、镇压政策,部分会党分子也被反动势力所利用。 1919年孙指出会党“内部组织仍为专制”,“于共和原理、民权主义,皆概乎未有所闻”,主张在写民国史时把会党与革命党区别对待。1921年孙进一步申明:多种名目的会党“宗旨在反清复明,光复汉族,本来也是一个革命党,不过他们只主张民族的革命,所以不同。我们底革命,乃主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革命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