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四十村
汉族地名传说。见徐心余《蜀游闻见录》。相传清嘉庆年间,涪州某村有周老者,年90余,鳏居一人,以樵为生。近市有豆腐店,仅老夫妇二人及一女,女将及笄。周老每日樵采,即送入该店作柴,不索酬报,借此为食宿地,已有多年。一日,周老入山,三日不还。店主夫妇以为恐饱狼腹,进山寻之,周老正登崖而望。及至,执手相告曰:前日入山樵采,失足堕岩间,见藏黄白物无数。君来甚佳,当设法运出。于是两老逐日搬运,月余乃毕。店主具酒食贺之。周老侃侃而言曰:“我年已高,天忽赐我以财帛,是禄命尚未尽也,意欲就此成家,以期有人继承财物,庶不虚此际遇耳。请为我物色之。然必头婚女,聘礼千金不吝。”店女闻言告于母曰:“周老之婚,盖以女许之。父母得此聘金,可以娱老景矣。”次日,告语周老,遂如议。婚逾年,生子镕,以科甲起家,由侍郎放贵州学政。后,周老寿至140余岁,遂称其地为“百四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