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孟衣冠
《史记·滑稽列传》载:优孟是春秋时楚国的艺人。 楚相孙叔敖知道他很贤德,便经常给以优待。孙叔敖临死时,曾告诉儿子说,我死后,如果家中生活困难,可以去找优孟想想办法。 后来,儿子按照父亲的临终嘱咐,去找优孟,“(优孟)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话。岁余,像孙叔傲,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 优孟因趁机向楚王陈说孙叔敖治楚之功,以及为相时的廉洁,并要求解决其妻子的生活困难。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优孟以模仿孙叔敖,巧妙地向楚王陈述情况,反映问题,从而解决了孙叔敖妻子的生活困难问题。后称一味模仿或登场作戏为“优孟衣冠”,即本于此。 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宋人惟变不复,唐人之诗意尽亡;明人惟复不变,遂为叔敖之优孟。”这里,用“优孟”,即以“优孟衣冠”的故事,比喻机械模仿,毫无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