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baixibao jishu ji fenlei jishu计算每立方毫米血液内白细胞的数目称为白细胞计数。白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吞噬作用、酶的消化作用及参与免疫反应等过程来完成对外来感染的防御作用。小儿不同年龄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白细胞数为:出生2周12 000;6个月12 000;1~2岁11 000;4~5岁8 000;8~14岁8 000。许多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数的改变。白细胞数增高见于急性细菌感染,如脓肿、败血症、化脓性阑尾炎、大叶肺炎等;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白细胞也常明显增高,如急性大出血、组织损伤和大面积烧伤等;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白细胞数可明显增多。白细胞数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如伤寒、流感、麻疹和病毒性肝炎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原发性粒细胞减少症时,由于骨髓再生功能障碍则明显减少;此外尚可见于放射和化学疗法后等。白细胞分类计数就是测定末稍血中各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由于各类白细胞对不同疾病的反应不同,故可据以推测白细胞总数增减的原因。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数较高,出生第1日为65%;至生后2周降至35%;1~2岁为36%;4~5岁为58%;8~14岁为55~65%。小儿淋巴细胞较高,生后6个月为60%;1~2岁为56%;4~5岁降至34%;8~14岁为30%,接近正常成人水平。中性粒细胞增多常因细菌感染、烧伤、急性出血、恶性肿瘤等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常因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寄生虫感染等疾病。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结核、梅毒、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单核细胞增多可因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病等。 ☚ 血红蛋白测定 骨髓细胞形态检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