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术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术散

补养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白术30克、当归30克、熟地黄30克、党参(代人参)30克、阿胶(烊化)30克、陈皮30克、紫苏叶20克、黄芩20克、砂仁20克、川芎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白芍药2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亦可煎汤灌服。马、牛250~400克;猪、羊50~100克。功能养血安胎。主治胎动不安。方中熟地黄、白芍药、当归、川芎、阿胶养血调血;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砂仁、陈皮、紫苏叶理气安胎;黄芩清热安胎;生姜、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养血安胎之效。本方可视为八珍汤去茯苓加阿胶、陈皮、紫苏叶、黄芩、砂仁、生姜而成。
马、牛胎动不安可酌情应用本方。若为外伤引起之胎动者加川断、杜仲、乳香(炙)、没药(炙);腹痛甚者加延胡索。《元亨疗马集》中的另一白术散(白术、苍术、紫菀、牛膝、麻黄、厚朴、当归、藁本)功能主治均与本方不同。

白术散

❶《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 《古今录验方》方。白术、川芎各四分,蜀椒三分,牡蛎二分。为细末,每服一钱匕,酒送下,日三夜一服。功能健脾养胎,温中祛寒。治妊娠胎动不安。若腹痛,加芍药; 心下痛,倍川芎; 吐不能食,加细辛、半夏。本方也见于《金匮要略》。
❷《太平圣惠方》卷六方。白术、人参、熟地黄、五味子、黄明胶 (捣碎,炒微黄)、茯苓各三分,紫菀、炮姜、炙甘草各半两,桂心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入大枣三枚、糯米五十粒,水煎,不拘时服。治肺气不足,胸中短气,咳嗽恶寒。
❸《太平圣惠方》卷十方。白术、桂心、炮附子、防风、川芎、炙甘草各三分。为末,每服四钱,入生姜半分、大枣三枚,水煎,不拘时热服。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山药、桔梗、茯苓、甘草、白芷、陈皮、青皮、香附各三两,白术四两,炮姜二两。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木瓜一片、苏叶三片,水煎,食前服。治伤寒憎寒壮热,鼻塞咳嗽,或受风湿,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或脾胃虚损,吐酸反胃,心腹绞痛等症。
❺《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又名钱氏七味白术散。人参二钱半,茯苓、炒白术、藿香叶各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葛根五钱 (渴者加至一两)。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功能健脾止泻。治脾胃久虚,津液内耗,呕吐泄泻频作,烦渴多饮。若热甚发渴,去木香。实验研究:本方能降低硫酸钠所致的急性腹泻率,对肠道具有调节作用。体外实验显示能抗人轮状病毒。
❻《苏沈良方》卷十方。炒白术、炒黄芩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治妇人妊娠伤寒,胎动不安。
❼《全生指迷方》卷三方。白术二两,芍药三两,桂心、炮附子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二钱匕,食前温酒调下。治外伤风湿,腰痛隐隐,喜暖,脉缓涩。
❽《全生指迷方》卷四方。又名全生白术散。橘皮、大腹皮、茯苓、生姜各五钱,白术一两。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食前服。功能健脾利水。治妊娠两目浮肿。
❾《普济本事方》卷四方。泽泻、白术、茯苓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治食后多吐,欲作翻胃。(10)《普济本事方》卷十方。白术、人参各二钱,炙半夏曲三钱,茯苓、炮姜、炙甘草各一钱。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服,日二、三次。治小儿胃寒呕吐,脉迟细者。(11)《宣明论方》卷二方。牡蛎二钱,白术一两一分,防风二两半。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治虚风多汗,食之汗出如洗。(12)《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炒白术、紫苏各一钱,人参二钱,青皮(去白)、诃子肉、川芎各八分,炙甘草半钱。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治妊娠,胎气不和,饮食少进。

白术散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powder

中兽医补养剂之一。出自《元亨疗马集》。由白术、当归、熟地、党参、阿胶、陈皮、苏叶、黄芩、砂仁、川芎、生姜、炙甘草、白芍组成。功效养血安胎。主治胎动不安。

白术散 《金匮要略》卷下

【组方药物】 白术 芎各30克 蜀椒22克(去汗) 牡蛎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杵为散。每次3克,用酒调服,日3服,夜1服。
【主要功效】 健脾养胎,温中祛寒。
【适应病证】 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
【加减应用】 腹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心烦呕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半夏,服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白术散 《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

【组方药物】 白术 茯苓各60克 吴茱萸30克 橘皮45克 荜拨30克 厚朴60克(炙) 槟榔75克 人参45克 大黄75克
【制剂用法】 上药9味,捣筛为散。每次3克,空腹时煮生姜、大枣汤送下,1日2次。渐加至6克。觉热,服少饮食压之。
【适应病证】 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酸水,胸闷心悸者。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醋物、桃、李、雀肉等。


白术散 《和剂局方》卷二

【组方药物】 山药 桔梗 茯苓(去皮) 甘草 白芷 陈皮(去白) 青皮(去白) 香附子各90克 白术120克 干姜60克(炮)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共为末。每次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木瓜干1片,紫苏3叶,煎取100毫升,空腹时服。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风湿外侵,憎寒发热,骨节疼痛;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口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
【加减应用】 若吐泻,加白梅煎;气喘,加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加薄荷;膈气,加木通、麝香。


白术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方药物】 人参7.5克 白茯苓 白术(炒) 藿香叶各15克 木香6克 甘草3克 葛根15克(渴者加至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为末。每服9克,水煎服。
【主要功效】 健脾止泻。
【适应病证】 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频作不止,口渴烦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身体消瘦。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七味白术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一)。


白术散 《全生指迷方》卷四

【组方药物】 橘皮(洗) 大腹皮 茯苓 生姜各15克 白术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为细末。每次3克,空腹时用温开水送服。
【主要功效】 健脾利水。
【适应病证】 妊娠子肿,面目肿如水状。
【方义分析】 此为健脾利水常用方。方中重用白术健脾利水,配伍茯苓,以增强利水之功;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生姜温散水气,橘皮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具有健脾利水之效。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全生白术散”(《准绳·女科》卷四)。


白术散 《妇人良方》卷十四

【组方药物】 白术 黄芩各等分(新瓦上炒香)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为散。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温服。但觉头痛发热,但可吃2~3服即愈。
【适应病证】 妊妇伤寒,胎动不安。

白术散

白术散

方剂名,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又名钱乙七味白术散。方药人参2钱半,茯苓、炒白术、藿香叶各5钱,木香2钱,甘草1钱,葛根5钱(渴者加至1两)。为粗末,每服3钱。治脾胃久虚,津液内耗,呕吐泄泻频作,烦渴多饮。若热甚发渴,去木香,用于儿童慢性消化不良,肠胃功能衰退。为中医儿科常用方剂。

☚ 白芍   乐道院医院 ☛

白术散báizhúsǎn

❶《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白术、川芎各四分, 蜀椒三分, 牡蛎二分。为末, 每服一方寸匕, 酒送服。治妊娠胎动不安。本方也见于《金匮要略》。
❷又名钱氏七味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方。人参二钱五分, 茯苓、炒白术各五钱, 甘草一钱, 藿香叶五钱, 木香二钱, 葛根五钱至一两。为粗末, 水煎服。治脾胃久虚, 津液内耗, 呕吐泄泻频作, 烦渴多饮。
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山药、桔梗、茯苓、甘草、白芷、陈皮、青皮、香附各三两, 白术四两, 炮姜二两。为粗末, 每服三钱, 加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木瓜一片, 紫苏叶三片, 水煎服。治伤寒憎寒壮热, 鼻塞痰嗽, 或受风湿, 骨节疼痛, 或中暑呕吐眩晕, 或脾胃虚损, 吐酸反胃, 心腹绞痛等。
❹ 又名全生白术散。《全生指迷方》方。白术一两, 橘皮、大腹皮、茯苓、生姜各半两。为末, 每次方寸匕, 食前服。治妊娠面目四肢浮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