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居易的货币调节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居易的货币调节论

白居易的货币调节论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左拾遗、刺史、太子少傅等职。他生活于中唐时期,时值“钱荒”,其货币思想也主要是为解决这一问题。
白居易从农、工、商的社会分工出发,分析了货币对三者的调节作用。他说:“谷帛者生于农也,器用者化于工也,财物者通于商也,钱刀者操于君也。君操其一,以节其三,三者和钧,非钱不可也。”(《白香山集》卷四十六)他认为货币的作用在于调节农工生产和商品流通,使农、工、商三者取得平衡。这一认识源于《管子》。但《管子》只是讲用货币调节谷物同万物的关系,谷物、万物同货币的关系。白居易在此基础上,又将商业独立出来考虑,把货币和商业在流通中的不同作用区别开来,认为商业是通财物的,农工生产出财货,待商而通。货币在调节农工财货生产时,也同时调节商业,使农、工、商三者达到平衡。这是对《管子》思想的发展。
货币调节农、工、商的办法,白居易认为是国家应掌握货币和谷物,通过货币的投放与回笼,谷物的散聚,使物价保持在适当水平,既避免谷贱伤农,又避免工商受损。他说:“夫钱刀重则谷帛轻,谷帛轻则农桑困,故散钱以敛之,则下无弃谷遗帛矣。谷帛贵则财物贱,财物贱则工商劳,故散谷以收之,则天下无废财弃物矣。敛散得其节,轻重便于时,则百货之价自平,四人之利咸遂。虽有圣智,未有易此而能理者也。”(《白香山集》卷四十六)其基本思想是国家控制货币,以货币掌握谷帛,以谷帛调节工商。这一思想是有其道理的。如果国家既控制了货币,又掌握大量谷帛,那么,是可以做到农桑不为困,工商不徒劳的,可以做到价格平而利益均。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看到了货币御万物的道理是客观的,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改变不了这一客观规律。
白居易还分析了当时钱重的原因。第一,“方今天下之钱日以减耗,或积于官府,或积于私家。”(《白香山集》卷四十六)货币滞留在政府和富豪手中,退出了流通领域,被储藏起来。这表明他已意识到储藏货币同流通货币是有区别的。第二,“今人之弊者,铜利贵于钱利。”(《白香山集》卷四十六)铜币的实际价值大于其名义价值,使人销毁钱币铸造铜器以获利。他提出的救治办法一是恢复租庸调,免征现金。二是实行禁铜政策。实际上都是很难行得通的。

☚ 陆贽的货币思想   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论 ☛
000021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