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云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云观 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中国北方道教中心,“全真第一丛林”。在白云观的西侧原有金代的太极宫。元代初年,全真道邱处机奉太祖成吉思汗之诏,在太极宫掌管全国道教。后改建为长春宫。1227年邱处机死,其弟子在长春宫东侧建起了这座白云观。这座庙宇建筑布局讲究,壮观。由中、东、西三路及后花园组成。主要殿堂都分布在中路。观前立着座红墙灰瓦的照壁,上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万古长春”四大字。观门外还有座气势宏伟的木结构的牌楼。中路建有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四御殿等。四御殿楼上还有三清阁,两侧为藏经楼。后园是“小蓬莱”,幽雅清净,内有游廊回绕,假山真水,景色迷人。东路有华祖殿、真武殿、斗姆阁等,西路有八仙殿、吕祖殿、娘娘殿、元辰殿等。此外,白云观还藏有历代道藏、法器、字画、碑刻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唐代汉白玉石雕老子坐像和描写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率弟子雪山西行的绢画《雪山应聘图》十分珍贵。全国道教协会就设于此观。白云观已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 元朝全真道观,在今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的前身是唐太宗开元中始建的天长观。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赐天长观额为太极宫。蒙古军攻占金中都(今北京)后,太祖十九年(1224)全真道首领丘处机居于此。二十二年,成吉思汗以丘处机道号长春真人,敕赐太极宫额为长春宫。丘处机死后,弟子尹志平发起,将长春宫东跨院改建为白云观,并把丘处机安葬在那里。元末遭兵火之灾。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重建白云观,长春宫,其它部分皆废弃。白云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仙境宫觀 > 長春宫 > 白雲觀 白雲觀 báiyúnguàn 即長春宫。 白云观中国道教宫观。在北京市西便门外。始建于公元739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称为天长观。1167年(金代大定七年)重建,1203年(泰和三年)改名太极宫。1224年(正大元年)改名为长春宫,元世祖时重修扩建,成为北方道教中心,后建立道院,定名白云观。明末毁于大火,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整个建筑基本上是由数进四合院组成,依次为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四御殿、戒台、云集山房等,后院落中有叠石假山和凉亭,名云集园。中国道教协会设在这里。1956年和1980年进行两次大规模整修。 白云观 白云观道教宫观。在北京西便门外滨河路是道教全真派第一大丛林,三大祖庭之一。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 (739),原名六长观,金改名太极宫,元改称长春宫,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改今名。观以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的丘处机而闻名于世。丘处机号曰长春真人,是全真派中龙门派的始祖,金、元两代倍受尊宠,元世祖封他为 “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曾应成吉思汗之诏 “西行万里,谒大汗与中亚”,颇受敬重,封为国师。清乾隆帝曾题联褒誉他是“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安置长春真人于此,直到去世。现存宫观为清代重建,规模宏大,由多组四合院组成。主要殿堂建在中轴线上,有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即七真殿)、丘祖殿、四御殿、戒台和云集山房等。丘祖殿建在元处顺堂旧址上,供奉丘处机,殿中的 “瘿钵” 下就是丘处机遗蜕所藏之处。四御殿为楼阁式两层建筑,上为三清阁,收藏有明正统年间刊刻的《道藏》一部。道观最后为云集园,又名小蓬莱,亭台轩榭,假山错落,花香树茂,十分幽静。观内存有历代碑刻多通,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中国道教协会现设观内。 ☚ 五当召 中岳庙 ☛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建,历代多次修葺,现有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原名天长观,金代改名太极宫,元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邱处机居此,改名长春宫,后更今名。坐北朝南,由数进四合院组成。中轴线上有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四御殿等建筑;西有八仙、吕祖、元君、文昌、元辰等殿;东有南极、雷祖、真武等殿。玉皇殿内供奉昊天玉皇大帝像,老律堂供奉明代彩塑全真派七真人像。邱祖殿供奉邱处机像,并葬有邱之遗骨,为全观中心建筑。观北部建花园,名云集园,园内有云集山房、戒台、退居楼、友鹤亭、妙香亭等建筑。规模宏大,号为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观内尚存有明刻道藏、石刻等珍贵文物。 ☚ 李大钊故居 月坛 ☛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西林后路100弄8号(旧址方斜路林荫路口)。曾为上海市道教协会所在地。清光绪八年(1882),道士徐志成所募建,名“雷祖殿”。十二年,扩建斗姆殿、客堂和斋堂。十四年,增建藏经阁,以“北京白云观下院”的名义,请得明正统道藏8000余卷,由海路运沪,为不忘继宗之意,更名为“海上白云观”,简称白云观,同年定为十方丛林。十九年,扩建三清殿、吕祖殿、邱祖殿,并在日晖港潘家木桥南首购得土地,作为十方道众羽化的坟地。次年,三清殿供有七尊明铸镏金铜像。其中五尊天将为站像,各高170厘米,云带飘逸,法相庄严;两尊天师站像,高175厘米,仪态端庄,面容慈祥。另有真武大帝坐像一尊,高131厘米。光绪二十五年又建玉皇阁及东、西厅,规模为上海道观之最。 ☚ 董家渡天主堂 小桃园街清真寺 ☛ 白云观道教著名宫观。在北京。创建于唐代,金代重建。明代曾毁于兵火。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修。 白云观 白云观道教宫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唐时为天长观。金大定七年 (1167) 重建,泰和三年 (1203)改名为太极宫。正大元年 (1224) 丘处机西游归来居太极宫,三年后谕旨改称长春宫。丘处机逝世后,其弟子尹清和等于长春宫东侧建下院,称白云观,并建处顺堂安葬丘处机。明洪武二十七年 (1349),长春宫毁于兵火,就其下院进行扩建,是为今日白云观。康熙年间王常月主持再次修建白云观,规模宏大,成为全真道第一丛林。现有建筑,多为清代重修。白云观内有12个主要殿堂,分别是灵官殿 (供奉王灵官像)、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老律堂 (供奉全真道七真)、丘祖殿(供奉丘处机)、四御殿、三清阁、祠堂 (供奉王常月)、八仙殿、吕祖殿 (供奉吕洞宾)、元君殿、元辰殿、云集园。白云观现存明版《道藏》3000多卷。还有大量的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以道教内容为素材的字画、雕刻,其中有唐石刻老子像、宋玄武檀香炉,元丘长春雪山应聘图,老子骑牛青铜像等。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 ☚ 白山派 包尔汉 ☛ 白云观 白云观白云观是我国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的祖庭,坐落在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街西段路北。据 《再修天长观碑略》 载,唐玄宗为 “斋心敬道” 奉祀老子,于开元二十七年建此观,赐名天长观,并赐老子玉石雕像一尊,奉于观内。金正隆五年遭兵火,大定七年敕命重建,由户部尚书张件愈督办,十四年三月峻工。规模比前更加宏大,落成之时,观内举行三天三夜的盛大道场,世宗皇帝与太子亲临观礼。并请著名道士阎德源任主持,开坛说戒,开创了道教丛林传戒之制,同年改名为十方大天长观,明昌三年重建,泰和三年改为太极宫,二十二年邱处机羽化于长春宫内,其弟子尹清和等在宫东之下院建 “处顺堂” 安葬邱真人之仙柩。明洪武二十七年毁于兵火,永乐年间敕命重建,以 “处顺堂为中心加以扩建,始成今日之规模,同时改名为白云观,正统八年正式赐匾额“白云观”。清康熙元年、乾隆二十一年、四十五年、嘉庆十三年、光绪及民国期间均有较大规模的重修和修缮,解放后,于1956年及1980年前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88年动工修复 “窝风桥”。 ☚ 万寿寺 晋祠 ☛ 白云观 白云观白云观是我国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的祖庭,坐落在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街西段路北。据 《再修天长观碑略》载,唐玄宗为 “斋心敬道”奉祀老于,于开元二十七年建此观,赐名天长观,并赐老子玉石雕像一尊,奉于观内。金正隆五年遭兵火,大定七年敕命重建,由户部尚书张件愈督办,十四年三月竣工。规模比前更加宏大,落成之时,观内举行三天三夜的盛大道场,世宗皇帝与太子亲临观礼。并请著名道士阎德源任主持,开坛说戒,开创了道教丛林传戒之制,同年改名为十方大天长观,明昌三年重建,泰和三年改为太极宫,二十二年邱处机羽化于长春宫内,其弟子尹清和等在宫东之下院建 “处顺堂”安葬邱真人之仙柩。明洪武二十七年毁于兵火,永乐年间敕命重建,以 “处顺堂”为中心加以扩建,始成今日之规模,同时改名为白云观,正统八年正式赐匾额 “白云观”。清康熙元年、乾隆二十一年、四十五年、嘉庆十三年、光绪及民国期间均有较大规模的重修和修缮,解放后,于1956年及1980年前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88年动工修复 “窝风桥”。 ☚ 万寿寺 晋祠 ☛ 白云观 白云观道教宫观名,在北京市。初建于唐玄宗开元27年(739),名天长观。金代大定七年(1167)重建,泰和三年(1203)改名太极宫。正大元年(1224),道士邱处机西游归来,住持于此,改名长春宫。邱死后,弟子将他葬于下院,称下院为白云观。元末毁于兵火,明清两代就其下院白云观多次加以扩建,是为今日之白云观。全真道第一大丛林。观内处顺堂为邱处机遗骨埋葬处。解放后多次整修,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 北传佛教 外方传教会 ☛ 白云观Baiyun GuanWhite Cloud Temple (a Taoist temple in Beijing,locus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Taoism)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