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庙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的白云山上。传说在修建白云山庙观时,山顶常有白云缭绕,故此得名。白云山庙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 (1605)。清雍正二年(1724)重修并增建。几百年来,不断营造修葺,共建庙宇53座。整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建筑面积8.1万多平方米,是明清时期西北最大的宗教建筑群。 白云山庙 白云山庙位于县城东黄河岸边的白云山上,西距县城约5公里。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雍正二年(1724)重修扩建。后屡有增修,共有大小庙宇53座,总建筑面积达8.1万多平方米,是陕西最宏大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庙路由黄河滩西上,历600级石阶可达山顶,陡立如腾空而起,故称神路。五龙宫建于山下,有正殿、两廊、观音楼等。真武祖师殿建于山顶,为庙区主建筑,雄伟辉煌,道教徒常活动于此。区内庙宇有佛教故事、山水人物等壁画1900余幅,构图匀称,笔法洗炼生动。另有碑碣108方,楹联匾额40余块,以及大量石雕、古钟等文物。整个庙区堪称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与书法艺术的宝库。 ☚ 4. 佳县 香炉寺 ☛ 白云山庙明清时期庙宇。位于陕西省佳县城东5000米的白云山上,东距黄河西岸约1000米。庙依山而建,故名。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曾重修并增建。共有不同形式的殿、庑、亭、阁、楼、台等53座。庙内共有彩色壁画1590余幅,内容有明清佛教传说故事、山水、人物等。每逢庙会,游人川流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