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二山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百二山河bǎi' èr shān hé指山川险要,城关雄固,多指秦地。《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索隐引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半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刘禹锡《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王缙《游悟真寺》: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百二山河 【出典】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虞喜曰:“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 【释义】 汉田肯谓秦凭险要可以以二抵百,或以百抵二百。所言“百二”,指百分之二,或百之一倍。后因用百二作为形容山河险要的典故。 【例句】 ①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杜甫《诸将五首》其三2512)这里用“百二”典,感叹关河之险不足凭恃。②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5549)这里的“百二山河”指山河险要,言登上慈恩寺塔山,河里外尽收眼底。③虯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杜牧《题青云馆》5986)这里用百二为喻,形容青云馆地处险要。④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温庭筠《老君庙》6726)这里以“百二关山”点明老君庙坐落于秦地华山峻岭之上。 百二山河 百二山河《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xuan)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索隐虞喜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秦地险固,一倍于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秦兵当二百万也。”后以此典指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地方;也形容山川险要,城池雄壮;或形容边防巩固,兵力强盛。胡世将《酹江月》:“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 百斛明珠 百炼成绕指 ☛ 百二山河❶借指险要的关中之地。唐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诗: “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百二山河百二:一种说法是以二敌一百,即以二万之师可抵百万之众;又一种说法是一百的二倍,即以百万之师抵二百万之军。比喻山河险固,或赞美大好河山。也作“百二关山”“百二秦关”。秦末楚汉相争,刘邦西据秦地关中,谋士田肯分析秦地形势,认为秦地地理形势优越,山河险固,与长安相隔千里,秦地的百万兵士完全可以抵挡关外二百万之师。(见《史记·高祖本纪》) 防守程度 防守程度人人都进行防守:人自为守 ☚ 防守 坚守1 ☛ 地形 地形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文 另见:地势 平坦 坡 ☚ 地势险要 平坦 ☛ 百二山河形容边防牢固,国力强盛,统治稳固的国家。百二:以二敌一百。一说是一百的一倍。汉代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百二山河bǎi er shān hé形容边疆牢固、国力强大、统治稳固的国家。a state of powerful,firmly boundary and governing standingly 百二山河bǎi'èr-shānhé《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百二:以二敌百。后以“百二山河”指险固易守的秦地(在今陕西)。也借指险要而易于防守的地势。 百二山河bǎi èr shān hé❶ 原指秦地地势险固。《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 百二山河bǎièr-shānhé〔偏正〕 形容山河险固,国力强盛。语出《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元·无名氏《小张屠》2折:“普天下名山一座,壮观着万里乾坤,永镇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