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登科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科考殿试考中

科考殿试考中

桂(桂科;桂折;桂林;折桂;得桂;掇桂;添桂;擢桂;攀桂;折桂枝;攀蟾折桂;蟾宫折桂;挂折一枝;桂林一枝;桂林片玉;蟾宫板桂;月中折挂) 售 登科(登科甲;登科第;登科录) 登庸 登榜 擢第 擢科 升科 得儁 成龙 迁飞 题塔 策名 步蟾 蟾枝 攀鳞 入第 及第(科举及第) 皆第 得第 高捷 登第 莺乔 莺迁 莺徙 迁莺 战胜 鹤冲天 登蟾宫 跳龙门 探龙颔 登龙门 一举成名 脱白挂绿
科举及第:高步云衢 高步通衢
新科登第:新进 新桂
兄弟三人相继及第:杨穿三叶
进士及第:杏林得意
科举中状元:龙标夺归 大魁天下
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鼎元 鼎甲
殿试连续考中:连第
考中进士:雁塔题名 雁塔新题 雁塔名标 雁塔高标 名题雁塔 名登雁塔
 高中进士:高进

☚ 科举考试考中   考中的等次 ☛

科举考试考中

科举考试考中

登(登榜;登庸) 发(发科;发甲;高发;发科发甲)
科举中式:第名
科场登录:题名
参加科考被录取:预选 登科(登科甲;登科第;登科录)
科举考试合格:中式 中试 中元 中第中选 中榜 朱衣点头 朱衣点额头点朱衣
科举考试中元:夺标
乡试考中:中举 乡书 领解 折挂 登贤书 领乡荐
 乡贡、乡试中式:乡举
 乡试中了经魁:发魁
考中秀才:掇芹
考中秀才入学做生员:采芹
科考中试得官:丽龟
秋试考中:秋捷
同榜考中:同科
科考中的甲科:鼎科
京试考中:登龙(登龙门) 获隽 龙榜 龙虎榜
考试或科举殿试被录取:金榜题名 金榜高悬 金榜挂名 名标金榜 名题金榜 挂名金榜 黄榜标名
科举制乡试或会试中以第一名被录取:魁荐
会试考中:探杏

☚ 考中   科考殿试考中 ☛

登科录

科举时代记录登第者的名册。始于唐“登科记”,宋以后称“登科录”。亦称“题名录”、“题名登科录”。唐进士及第,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宋各科举人及第,由朝廷拨款,状元选差同年任职事官,主编和刻印《题名登科录》,内载甲次、名次、姓名、乡贯等。其流传可稽者尚有《宝祐登科录》。后代均沿之。辽则载登第人数、状元姓名。元则载登第人数与蒙古、汉人状元姓名。明则登第人数、会元、状元姓名皆载。清制,多称“题名录”。乡试题名录主要为分送各衙门,要求于出场五日内将监临、提调、监试、主考、同考及各所等官籍贯、姓名,并三场题目及中式名次备载录内,顺天府用府尹、各省用督抚印信,分咨吏、礼两部,以备查核。会试题名录则送御览,载中式者姓名、籍贯、年龄,及三场题目等。殿试登科录,亦称“殿试录”,则作为档案资料。首列殿试执事官员衔名;次策问;次“恩荣及第”,即殿试传胪唱名、张挂黄榜、赐宴礼部、赐状元及诸进士衣物银两等先后日期;再次为一甲三名对策文卷,一、二、三甲进士姓名、年籍。

登科录

登科录

亦称登科题名录。科举时代登记同榜登科举人姓名、乡贯、三代及本科所颁科诏、殿试考试官姓名、试题等项目的题名录。唐初,进士及第之后,往往于雁塔题名,后遂由官府组织编制登科题名录。惜唐代登科录均佚。宋承唐制,而称之为“小录”,亦大多佚失,仅存有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宝祐四年登科录》 及《咸淳七年同年小录》的摘要。唯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大多流传至今。

☚ 会武宴   进士题名碑 ☛

登科录

科举考试中登第人员的记录。唐代叫登科记。宋代始名登科录,历代沿称。清代亦称题名录。需据实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乡会试考中的人数,还需填写监临、提调、监试、主考、同考各所官员的籍贯、姓名,三场题目及中式名次,顺天府盖府尹印信,各省盖督抚印信,分送吏、礼两部。殿试则有进呈金榜题名录,内载御制策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