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针灸治法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其中哭笑无常、默唱默语者,相当于“脏躁症”。针灸治疗有显著效果,但易复发,需注意消除致病心理因素。
针灸治疗癔病多用毫针法,常选百会、大椎、身柱、腰阳关、心俞、内关、合谷、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
❶癔病性情感暴发,哭笑无常者,酌选印堂、水沟、大陵、合谷、太冲和行间等穴,行泻法;默唱默语者,酌选大椎、身柱、内关、神门、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行平针法。
❷癔病性昏厥者,酌选水沟、承浆、百会、风府、合谷和太冲等穴,行平针手法。
❸癔病性痴呆者,酌选百会、印堂、大椎、身柱、内关和灵道等穴,行平针手法。
❹癔病性瘫痪者,酌选肩髃、曲池、外关、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和足三里等穴,行平针手法。
❺癔病性失语者,酌选天突、廉泉、风门、哑门和合谷等穴,行平针手法。
❻癔病性耳聋者,酌选耳门、听宫、翳风、外关和合谷等穴,行平针手法。
❼癔病性失明者,酌选睛明、鱼腰、瞳子髎和风池等穴,行平针手法。
❽癔病性痉挛者,首选合谷、太冲,其次同癔病性瘫痪选穴,行平针手法或泻法,维持中等或较重针感,留针10~30分钟。
❾癔病性咽喉异物感(癔病球)者,酌选天突、廉泉和合谷等穴,行平针手法。
❿癔病性呃逆者,酌选上脘、期门、膈俞、内关和合谷等穴,行平针手法,维持中度针感,留针10~30分钟。(11)癔病性厌食呕吐者,酌选中脘、建里、内关、合谷和足三里等穴,行平针手法。(12)癔病性尿频者,酌选气海、关元、膀胱俞、八髎、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行平针手法。以上各种类型,可每次2~5穴,每日治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