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疬病证名。瘰疬的一种。见《外科正宗》卷二。多因冷热不调,饥饱喜怒失常,致脾失健运,生痰结核而成。初起如梅、李,可遍及全身,久则微红,后可破溃,溃后易敛。治宜行气豁痰,用芩连二陈汤。 痰疬❶瘰疬的一种。见《外科正宗》。指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❷《医宗金鉴》。瘰疬生于项前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者。 痰疬tánlì❶瘰疬的一种。见《外科正宗》。多因冷热不调, 饥饱喜怒无常, 致脾失健运,生痰结核而成。初起如梅李, 可遍及全身,久则微红, 后可破溃, 溃后易敛。治宜行气豁痰。方用芩连二陈汤(黄芩、黄连、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天花粉、木香、夏枯草)。 ❷瘰疬生于项前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处者(见《医宗金鉴》)。 痰疬tán lìphlegmatic scrofula; phlegmscrofu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