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东晋。拓本。明代为吴宽所藏,清嘉庆中归入内府。上海市图书馆藏。王羲之(见《王羲之草书寒切帖》条目)书。《十七帖》是王羲之致蜀国益州名抚所写的信札,以第一帖首“十七帖”而得名。笔力刚柔相济,圆转之中有含蓄蕴藉之意。唐蔡希综《法书论》评云:“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此帖摹写拓本甚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云:“《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此拓帖共27页,134行,计1160字,帖尾有“敕”字及“付直弦文馆臣解无畏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字样,因此称为“馆本”拓,此拓本比《法书要录》所记多六帖。香港中文大学藏有明邢侗藏本,上海藏明朱释本,河南开封博物馆藏宋拓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吴宽藏本影印本,日本博文堂有清姜宸英藏本影印本。 ☚ 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王献之行草书鸭头丸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