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痛泻要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卷二引刘草窗方。又名白术芍药散。炒白术三两,炒白芍二两,炒陈皮一两半,防风一两。为粗末,分八帖,水煎或为丸服。功能泻肝补脾。治痛泄(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属肝旺脾虚); 近代也用于急性肠炎见上症者。若久泻,加升麻六钱。方中白术健脾燥湿; 白芍敛肝泻肝,缓急止痛; 陈皮理气和中,防白术壅滞气机; 防风散肝舒脾,防肝气被遏。四药配合,能泻肝补脾,调和气机,而痛泻可止。本方原著无方名,该方名见于《医方考》。 痛泻要方prescription for treating diarrhea with abdominal pain中兽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的方剂。功效泻肝补脾。主治肝旺脾虚所致的痛泻。症见肠鸣腹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弦而缓等。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卷二【组方药物】 炒白术90克 白芍60克(炒) 陈皮45克(炒) 防风60克 痛泻要方tòngxièyàofāng又名白术芍药散。见《丹溪心法》。炒白术三两, 炒白芍二两, 防风一两, 炒陈皮一两五钱。为粗末, 水煎, 分八次服, 或为末冲服, 或制成丸剂。功能泻肝补脾。治肝旺脾虚而致的肠鸣腹痛, 大便泄泻, 泻时腹痛, 舌苔薄白,脉弦而缓。也用于急性肠炎见上症者。原著无方名。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本方为刘草窗方,录自《医方考》。又名白术芍药散。方由白术(炒)三两,芍药(炒)二两,陈皮(炒)两半,防风一两组成。或煎、或丸、或散皆可用。功能补脾泻肝。主治腹痛肠鸣,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本方主治肝旺脾虚,肝木乘脾土,脾失健运所致的腹痛泄泻。《医方考》明确指出:“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治宜补脾泻肝。主治的重点在脾,也就是“扶土抑木”法。方中白术味苦、甘,性温,功专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使肝气条达,兼能敛益脾阴,配白术可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温燥,功能理气燥湿,醒脾健胃,助白术加强脾胃运化功能为佐药;防风有升阳散风的作用,是脾经药,既能引诸药入脾,助术、芍健脾舒肝,又可以升清阳而止泄泻,是方中使药。四药相配,补脾土而泻肝木,痛泻自止,是补脾疏肝的又一用法。本方为肝脾不和,腹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以泻前腹痛,泻后痛暂减,反复发作,脉弦而缓为辨证要点。原方加减法:“久泻者,加炒升麻六钱”,以升提脾胃下陷之阳气。 ☚ 奔豚汤 截疟七宝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