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一种循环系统疾病,简称病窦综合征。心电图表现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50次/min),逸搏发生迟,与前一心搏距离大于1.5 s。临床表现头昏、眼花、乏力等。阿托品试验即静脉注射阿托品1~2 mg,以后1、2、3、5、10、15、20 min分别描记心电图,心率均不超过90次为阳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

简称病窦综合征,又叫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于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传导障碍,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及临床症状的综合病征。病因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部分病因不明。病程缓慢,从无 症状至有严重症状可达5~10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如头昏、眼花、乏力、记忆力差、反应迟钝,严重可出现晕厥及阿-斯综合征等表现。可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综合分析诊断。治疗:应查找病因,对症与病因治疗相结合。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是控制心脏正常活动的最高起搏点。正常时窦房结规则地每分钟发放60~90次的兴奋冲动,经过传导系统顺序兴奋心房和心室,引起心脏跳动。当窦房结本身或其附近周围组织发生病变时,简称病窦。老年人比年轻人患本症为多,常见病因是冠心病,高血压病或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病。发病较缓慢,有时经10多年方发展到晚期。主要表现为心跳慢(窦性心动过缓),每分钟低于50次,体力活动时心跳也难于增快,病人感到乏力、头昏甚至活动时晕倒。有时在缓慢的心跳基础上发生短暂的心动过速,称快—慢综合征。老年人发现脉搏慢时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注意的是此种心跳缓慢是永久性的。治疗上应针对病因,避免使用可减慢心跳的药物如心得安、利血平及洋地黄等。病情不严重者可试用阿托品类药物,中药附子、麻黄、黄精和丹参等亦有一定效果。病情严重有反复晕厥发作时,则应考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   人工心脏起搏器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

是因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窦房结激动形成或传出障碍,可有心悸、晕厥症状。心电图示显著持续的心动过缓,窦房、房室传导阻滞,逸搏心律和心房颤动等。窦房结恢复时间明显延长。严重者需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Sick Sinus)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窦房结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心律快慢交替或昏厥等症状。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药物疗效差。可使用起搏器。

☚ Seitelberg综合征   Simmond综合征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 是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造成其起搏和(或)冲动传出障碍,引起的一系列心律失常和临床表现。亦称“窦房结功能不全”、“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快-慢综合征)、“窦房结疾病”或“窦房结功能衰竭”。
可见于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与各种心肌病和心肌炎,外科创伤等,部分为家族性,也有原因不明者。病理改变主要为窦房结和心房纤维增生,可伴有窦房结动脉的结内部分闭塞,偶可累及房室交接处和束支。
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有时被偶然发现。以心、脑、胃肠、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为主,如乏力、胸痛、心悸、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激动、反应迟钝、夜尿多、食欲差等,可持久或间歇发作。出现高度窦房阻滞或窦性静止时可发作短阵晕厥或心原性昏厥。偶可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等。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和心肌炎可引起暂时性的窦房结功能不全,急性期过去后消失。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多慢于每分钟50次,常伴有窦房阻滞、窦性静止、交接处性逸搏。逸搏发生较迟,与其前一心搏距离常>1.5s,交接处性逸搏心律也多在每分钟35~40次。可兼有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常有主动性异位节律(称快-慢综合征),如过早搏动、并行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发作。房性早搏常不能下传,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率一般不太快,心房扑动时心房率也常每分钟<200次。心动过速中止后常有一长间歇(图1,2,3)。
有持续或间歇出现慢于每分钟50次的窦性心律并兼有窦房阻滞或窦性静止以及缓慢的逸搏心律或异位心动过速时,可诊断为本综合征。仅有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心律中偶现窦房阻滞,交接处性逸搏者须随访观察方能作出肯定诊断。心房颤动未经治疗而心室率仅每分钟60次左右或心房扑动时心房率在每分钟200次以下须高度怀疑本综合征。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护(Holter's monitor elect-rocardiogrraphy),可检出平时被忽略的异常心律,有助于诊断。对可疑病人可作:
❶激发试验:嘱病人运动,或静脉注射阿托品1~1.5mg,心率如不超过每分钟90次和(或)出现窦房阻滞、交接处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属阳性。使用异丙肾上腺素(3~5μg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3~0.5mg静脉注射)后出现以上情况者亦属阳性,但有一定危险性,不宜常规使用。
❷窦房传导时间测定:用人工心房内程序起搏发放房性早搏,如窦房结自律周期为A1~A1s,房性早搏P波(A2)的冲动经窦房交接处侵入窦房结使之提前除极,并从此时开始重新安排窦性频率,产生房性早搏后第一个窦性P波(A3)。A2~A3间距称回复周期(returning cycle),等于心房冲动传到窦房结以及窦房结的冲动传到心房的时间和窦房结固有周期之和。前两者的平均值称窦房传导时间(S-A),即S-A=
实验测定的正常窦房传导时间为82±19.2 ms,最高限度为120ms,>150ms提示有窦房传导障碍。
❸窦房结恢复时间测定: 用人工心房内快速起搏,起搏频率逐渐增(每分钟10~20次)至每分钟100~160次后分别维持1~2分钟,然后在心电图监视下突然停止心房起搏,测定窦房结在心房停止起搏后恢复活动所需时间 (从末次起搏信号到第一次窦性P波间的距离)称为窦房结恢复时间。正常在1 s左右,本综合征常延至1.5 s以上。


图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960年3月26日图(第1行)示偶见窦性心动(图中间一跳),随之长间歇与交接处性逸搏。其它P’可能是交接处性折返或房性逸搏,二个P’都下传入心室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患者于此时出现心原性昏厥。同日复苏后记录示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第2行)。
1960年4月图(第3行)示心房颤动,以后2~3年内经常反复出现以上缓慢心律失常。
1963年2月4日图(第4、5行)示Ⅱ导联连续记录为窦性心动过缓,兼有二度窦房阻滞。



图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


(1)、(2)为1973年8月13日及18日心电图记录,示窦性静止或窦房阻滞,频发交接处性逸搏,房室分离。
(3) 1973年8月20日心房扑动。
(4)、(5) 1973年8月21日有长时间窦性静止,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每分钟3~5μg)后,出现3∶2窦房阻滞。



图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电击复律前后


第1行为心房扑动,房率仅每分钟200次。
第2~4行为Ⅱ导联的连续记录,开始为心房扑动,电击复律后出现窦性静止,室性及交接处性逸搏、逸搏夺获二联律。
第5、6行分别为电击复律后第5、10天的Ⅱ导联记录,表现为缓慢的交接处性心律,节奏可能不是发自一点,R-R不等,有些QRS之前有倒置P波,末一次是窦性搏动。二个月后又重新变为心房扑动。
治疗针对病因,避免使用一切减慢心率的药物如心得安、奎尼丁、利血平、洋地黄等,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时,亦应谨慎使用。心率缓慢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暂时有效,但长期应用难以耐受。可用麻黄素30mg每日3~4次。为防止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可用苯妥英钠0.1g每日3次,敌胺0.1g每日3次或溴苄铵0.1g每日3次,但均不够满意。如心房扑动或颤动由阵发转变为持久,则症状反可减轻。屡发心原性昏厥者应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图4)。中药治疗可用附子、麻黄、玉竹、黄精、丹参等。


图4 窦房结功能衰竭,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1行为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交接处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多形性室性早搏,起搏器未能带动心室搏动。
第2、3、4行停用起搏器后出现快-慢综合征。
第5行起搏器带动心室。
☚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即“窦房结功能不全”。

☚ 两点半综合征   窦房结迟钝综合征 ☛
0001238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