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在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在元代的司天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代的天文观测中心。 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当时名叫观星台,为一砖砌高台建筑,台下西侧建有一四合院,是紫微殿、滴漏堂、晷影堂等附属建筑。明万历以后,欧洲自然科学传入中国,使我国天文学得到很大发展。徐光启、李天经等人先后制造了纪限仪、平悬浑仪、平面日晷、望远镜等新型观测仪器。清代改称观象台,并制造安放了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等新仪器。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象台和国立天文陈列馆。1929年,观象台才结束它观测天文的使命。 现在,古观象台陈列著清代制造的青铜古仪如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等8件,这些造型美观、雕刻精美的仪器,是中华民族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古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也被洗劫一空。德、法两国劫走的仪器后来都归还我国。 曾经沦桑的古观测仪器,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和衰落,今天还将目睹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