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小檗
【名称出处】:《新疆药用植物志》 【概况】: 基源 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伊宁小檗的根。 原植物 伊宁小檗Berberis iliensis M.Popov 形态 灌木,高1~3m。茎直立,从基部生出多数枝条,皮红褐色,具皮刺,老枝上皮刺多3裂,幼枝上4~6裂,褐红色。叶长圆形或匙形,长1.5~4.5cm宽0.6~2.2cm,顶端钝,具尖刺,基部收缩延伸成柄,全缘或在老枝上的叶片上部具宽齿,革质,光滑,网状脉突起明显。总状花序著生叶腋,长3~5cm,具16~30朵花,苞片2个,宽披针形;花黄色,萼片2,卵形,为花瓣长的 ;花瓣3,倒卵形;蜜腺瓣6,与花瓣形状相似,稍狭于花瓣,上部边缘宽波状;雄蕊6,花药黄色;雌蕊筒状,花柱顶端盘状,胚珠3枚,具短柄。浆果长卵形,成熟后红紫色。花期5~6月,果期8月。 (图见《新疆药用植物志》.第1册.65页.图3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河谷阶地及低山谷地中。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原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 【药性】: 功效 《新华本草纲要》:“止泻、止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