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灸法疮疡外治法之一。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借艾灸热力及药物作用以达疏通经络,散结拔毒之效。凡疮疡不论阴证、阳证,初期均可使用之。《外科精义》卷上:“夫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用法有三: ❶直接灸:单纯用艾炷或硫黄等药放患处灸之; ❷隔物灸:将药(如豆豉、附子、姜、蒜等)捣成饼或切片放疮上,置艾炷于其上灸之; ❸以药、艾卷距患处适当距离燃灸,亦称雷火神针。见该条。 疮疡灸法见《太平圣惠方》。系用艾绒直接放在疮疡之上或隔以药物点燃,以消肿或促使化脓的治疗方法。 疮疡灸法chuānɡyánɡjiǔfǎ化脓性感染治法之一。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用艾绒直接放置疮疡之上, 或隔以药物燃灸, 或用药艾卷隔适当距离灸之, 借其热力及药物的作用以疏通经络, 开结拔毒。凡疮疡不论阴证、阳证, 初期均可先施艾灸法。《外科精义》有“疽宜灸, 痈宜烙” 之说。常用疮疡灸法有三种: 明灸, 即纯用艾炷或硫黄等药放患处灸之; 隔灸, 将豆豉或附子、姜、蒜等捣压成饼, 或切片放疮上, 置艾炷于上灸之; 药艾卷条(即雷火神针) 隔布灸或悬灸。 疮疡灸法chuāng yáng jiǔ fǎmoxibustion therapy for treating s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