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疑雨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疑雨集 疑雨集诗别集。二卷。明王彦泓撰。彦泓尝自称,作诗无意传世。其作品之流传,全赖好友于儒颖(字弢仲或韬仲)之留抄。集中有诗记此事,题作《余旧诗悉已遗忘,而韬仲皆为存录,展阅一过,觉无端往事交集胸怀,怅然久之,因呈四韵》。诗的前四句云:“不堪重对旧诗篇,潦倒欢场二十年。多为微词猜宋玉,敢持才语傲非烟。”诗中写明了不愿作品传世之原因。彦泓去世后,于儒颖对此集加以整理。全编按年编排,始自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终于思宗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其间崇祯五年壬申、十年丁丑、十一年戊寅、十二年己卯四年无诗。于壬午岁下,于氏注明彦泓去世之年月日。彦泓身后,遗孤尚幼,诗几散佚,赖有于氏抄本在江南一带流传。严绳孙序云:“今《疑雨集》之名藉甚,江左少年传写,家藏一帙。”至清圣祖康熙(1662—1722)间,无锡侯文灿选刻历代词籍,有客向他推荐《疑雨集》,侯氏遂刊刻传世,并为作序。此集遂有刻本。清末丁国钧家中有于儒颖手录本,他认为此本“足正坊刻之误者甚夥”,便以此为底本,校以侯氏等刻本,并对诗中词语出处,加以笺注,全编分为四卷,名《疑雨集注》。此本流传颇广,坊间多次刊印。常见者有1924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 瞿式耜集 楼山堂集 ☛ 疑雨集诗集。明王彦泓(?—1642)撰。四卷。彦泓字次回,金坛(今属江苏)人。官华亭县训导。喜作艳体小诗,诗多而工。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是集约万历中成书,百年后清康熙年间侯文灿刊行。约二十三万字。卷首有侯文灿等人序二,正文收诗三百余首,多为艳体。侯序称“沉博绝丽,无语不香。”作者一生坎坷潦倒,亦有部分著作艳丽中透出其胸中哀怨。《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其诗“缄情不露,造意新柔,深得唐李商隐遗意”。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士祯《渔洋诗话》、袁枚《随园诗话》,均极推重之。有清康熙十五年(1676)侯氏刊本,光绪刻本。 疑雨集四卷。明王彦泓 (?—1642年)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艺文志》未载;孙星衍《祠堂书目》载该书四卷,与今传本同集,首有侯文灿作序。序中介绍:彦泓卒后,遗孤年幼,诗几乎散佚。友人弢仲欲整理校定,因故未成。后据严绳荪作序介绍:本集是由侯子蔚校定刊印的。由此可知,该集在明时本未刊行,直到侯文灿时才得到传抄旧本,刻于康熙丙辰(1676年)。评论者认为是香奁诗,艳冶流宕,因而在沈德潜选《明诗别裁集》时,虽有袁枚作书相告,仍摈斥不录。而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王士祯《渔洋诗话》、袁枚《随园诗话》,均极推崇彦泓诗。该集编年排列,不分类别,始于万历乙卯(1615年),终至崇祯壬午年(1642年)。集中1642年下注:六月十八日戌时长逝,二十二日闻后记此。据侯文灿序文中可知:彦泓与弢仲为故交,集中寄怀弢仲之诗很多,并有《和于氏诸子秋词诗》。彦泓生逢乱世,君子小人相争激烈,在朝为朋党之争,在野则为笔舌之战,该集中有《自悼》、《归途自叹愁遗》、《述妇病怀》、《悲遗》诸诗,表达了感时伤事、抑郁不平的心声。彦泓诗以香奁体居多,忧伤国事之词也别有特色,不可一概而论。该集有康熙十五年 (1676年) 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