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滞níng zhì“疑”通“凝”,止。滞,留,止。容与不进的样子。《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汪瑗集解:“言齐榜击汰,可谓用力矣。然船犹容与不进者,盖以淹留于回水而逆上之,故凝滞也。”
疑滞yí zhì即“凝滞”,滞留不前。《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洪兴祖补注:“江淹赋云: 舟凝滞于水滨。杜子美诗云: 归客舟凝滞。皆用此语。其作疑者,传写之误耳。”朱熹集注作“凝滞”。 疑滞níng zhì❶同“凝滞”。 ❷ (yí zhì)疑难。《魏书·李琰之传》:“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每有~~,恒就琰之辨析,自以为不及也。” 疑滞❶犹豫迟疑。
❷疑难不通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