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疏者下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疏者下船 疏者下船一名《楚昭公》,全名《楚昭公疏者下船》。一作《楚昭王疏者下船》。郑廷玉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四折一楔子。剧写吴王阖闾所藏湛卢宝剑飞入楚国,吴屡次索取,楚昭公不还。吴遂以孙武为军师,伍子胥为元帅伐楚。楚国上卿申包胥认为国力不济,劝昭公坚壁不战,待其往秦国借兵解围。楚昭公以上大夫费无忌为帅与吴军对阵,费被擒,楚大败。楚昭公与弟芈旋及夫人、公子乘渔船逃难。江风大作,船不堪载,艄公请楚王亲属中疏远者下船。芈旋欲投水,昭公不许。夫人和公子先后投江,后为神龙所救。申包胥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秦王被感动,出兵救楚,伍子胥收兵,楚国得以保全,楚昭公和其弟及夫人、公子终于团聚。上述剧情据《元曲选》本和脉望馆本,两本曲白均全,情节大致相同。本剧另存元刊本,仅存曲词,情节与其他诸本出入较大。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一、吴、楚战事起因不同,元本写伍子胥为报仇而兴兵;二、故事的结尾不同,元本写夫人、公子溺死而未得救。此外,两本曲文相异很多,几乎难以校读。脉望馆藏本此剧有未署名短跋,也说“与元刻迥异”。明本当是元本的改写本。又,元本称“昭王”,明本称“昭公”。《曲海总目提要》撮录明本内容时云:“楚僭称王,剧称公,遵经也。”所谓“经”,不详所指,可知明本出自文人之手。 ☚ 忍字记 金凤钗 ☛ 疏者下船又名《楚昭公》,全称《楚昭王疏者下船》(楚昭王一作楚昭公)戏曲剧本。元郑廷玉撰。四折。延玉有《冤家债主》已著录。该剧本约万字。叙楚昭王即位后,同吴国交战,大败而逃,渡河时因浪猛风急,舟小不能尽载。昭王妻和子先后投水自尽以保昭王兄弟二人过河,各投他国。最终借秦兵复国,兄弟重逢。以宣扬妻、儿疏于兄弟之封建伦理关系。有元刻本,脉望馆校抄本,《元曲选》本。后二种本曲白均全,但无楔子。同前一种内容出入较大。熊立华《郑廷玉的杂剧》( 《光明日报》1960、7、17)和夏晓远《高产的元杂剧家郑廷玉》(《河南戏剧》1983、5)可供参考。 疏者下船 疏者下船全名《楚昭王疏者下船》。杂剧剧本。元郑廷玉作。写春秋时吴楚交兵,楚昭王兵败,携带兄弟、妻、子四人乘小船逃亡;不想风浪大起,船不胜载,昭王的妻、子为保存昭王和他的兄弟,先后投水,上帝派龙神救护之。后楚国大夫申包胥请得秦兵,帮助昭王复国,全家也终得团聚。 ☚ 两世姻缘 后庭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