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部僧官 番部僧官番部自南北朝以后,人皆信奉佛教,其部落亦由僧人主之。至清代,始置僧官,成为正式的官僧政体。《清史稿·职官志》: “番部僧官: 甘肃珍珠族国师、禅师,化族国师,灵藏族禅师,各1人。禅定寺禅师,番寺禅师,各1人。垂巴寺、著洛寺、麻儞(ni)寺僧纲,圆成寺、阎家寺僧正,各1人。” ☚ 番子防御 番寺禅师 ☛ 番部僧官官类名。清代于诸番部设置僧官,有国师、禅师、僧纲、僧正等名号。甘肃珍珠族国师、禅师,化族国师,灵藏族禅师,各一人(初隶河州,后珍珠、灵藏属循化,其余杂处二十四关)。禅定寺禅师(嘉庆十九年无人袭,由土司兼辖,隶洮州)、番寺禅师(同治间回变后,不修职贡)各一人。垂巴寺(辖番人十族)、著洛寺(辖番人二十三族)、麻儞寺(辖番人二十一族)僧纲各一人。园成寺(辖番人四族)、阎家寺(后无人袭)僧正各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