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番木瓜病害papaya diseases世界已报道约70种,至1991年中国有近40种。重要病害有环斑病毒病和炭疽病和白粉病。 环斑病毒病 番木瓜最主要的毁灭性病害,1929年在牙买加首次报道为花叶病。1945年鉴定为番木瓜环斑病毒,中国1932年最初报道为花叶病,1964年被鉴定为番木瓜环斑病毒。1962年后在中国大陆主产区流行,台湾省1978年始报道,后严重爆发。症状为新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顶叶变小,严重花叶或皱缩黄化(见彩图);病树上部的嫩茎、叶柄和青果上产生大量水渍状条纹、环纹、环斑或同心圈斑,冬春期间病树叶片大多脱落,只顶部有黄色、质脆或皱缩的小叶。病原物为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V),粒体线状700~800×12(纳米),华南地区至少有3个株系,相互间亲缘关系密切,在中国的寄主范围有番木瓜、苋色藜、昆诺阿藜以及西葫芦、黄瓜等17种瓜类作物,传毒介体主要是桃蚜和棉蚜,还有桔二义蚜、桔蚜和杏缢管蚜。根据症状、病毒粒体形态、物理性质、血清学关系、传毒介体及寄主范围的研究,番木瓜畸形病毒是番木瓜环斑病毒的 一个株系,它在冬春期间新长出的叶片表现畸叶、蕨叶或线叶。其他国家已报道的重要的花叶病(PMV)中国目前尚无报道。广州地区,有翅桃蚜每年10月起迁至番木瓜树上定居繁殖,并在田间传毒,次年3月陆续翅化飞迁,3月底至4月间为迁飞高峰,5月迁飞完毕,此时带毒迁飞的蚜虫是春植番木瓜主要初侵染源,病株内病毒一般5天运转到全株。病树表现系统症状前6天,即可由介体传播,田间当有翅蚜迁入高峰后10~30天出现发病高峰。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但保护株系不能完全阻止侵入受保护的植株,也不能阻止攻击株系在植株内运转,然而能抑制攻击株系的增殖。控制此病应选用较耐病品种,美国已选育出1个耐病品种,因品质稍差未广泛种植,目前利用弱毒系交互保护,可减轻危害、延长植株寿命。中国当前采用种植较耐病品种、秋季拱棚育苗,春季定植、下足基肥,重施追肥,及时砍除病树和冬春季加强治蚜。在台湾省东部在地理上与岛西部病害流行区是隔离的,采取建立并发展无病苗圃。 炭疽病 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台湾发生普遍,严重时发病率高达20%~50%。中国1932年最早报道为害幼果和熟果,造成果腐损失大,果实上病斑呈典型的炭疽症状,发生多时果面病斑合并,全果迅速烂掉,叶、叶柄亦可被害。病原物主要是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其次为辣椒炭疽菌,均为半知菌,黑盘孢目。田间病株和遗留在地里的病残体是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借气流、风雨传播、再侵染,贮运中接触传播、昆虫传播。伤口或直接侵入,呈潜伏侵染,侵入青果的病菌常潜伏至果实转黄才显症状,高温多湿,田间积水,或采果时碰伤果皮,都会引致严重发病。病害控制以采前开花后喷药,常用代森锌、代森锰锌、多菌灵等农药,采后用多菌灵热药液浸果处理。 白粉病 各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危害不大,但有时可引起早期落叶,并为害果实。叶被害时,在叶二面,叶正面或叶背面形成白色粉状斑,病叶色黄,提前脱落,果实被害时,以幼果最易遭病。病原物至少有三种:番木瓜属粉孢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国家及东南亚一带,中国亦常见。白粉斑叶背面生,互相分离,病菌的附着枝呈双义状分枝的裂片,数目很多;番木瓜粉孢主要分布于台湾,白粉斑叶二面生,常互相愈合,病菌的不育菌丝波浪状匍匐;番木瓜球针壳,分布于台湾,白粉斑叶背面生,后期产生黑色小粒(闭囊壳),无性态为拟小卵孢属(Ovulanopsis)的真菌,分生孢子颇大,单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上述三种白粉菌,前二个无性态为半知菌、丝孢目,无有性态;后一种为子囊菌、白粉菌目。以分生孢子、病组织的菌丝体或闭囊壳越冬,翌年气温合适时侵染新芽,主要气流传播,再侵染繁多,控制:必要时喷布代森锰锌或粉锈宁等杀菌剂。 番木瓜其他常见病害 为害部位 | 病害名称 | 病 原 物 | 枝、叶、花、果 | 疫病 | Phytophthora palmivora | 叶或主要为 害叶 | 斑点病 叶枯病 灰斑病 叶斑病 黑斑病 藻斑病 | Phyllosticta caricae-papayae Phyllosticta papayicola Cercospora papayae,C.mamanosis Mycosphaerella caricae Asperisporium caricae Cephaleuros virescens | 枝、茎 | 霜疫病 | Peronophthora litchii | 茎基、根 | 立枯病 白绢病 猝倒病、根腐病 黄根病 根结线虫病 |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Athelia rolfsii Pythium aphanidermatum,P.ultimum Sphaerostibe repens Melodogyne javanica | 主要为害果 | 焦腐病 蒂腐病 黑斑病 软腐病 镰刀菌果腐病 | Botryosphaeria rhodina Ascochyta caricae Alternaria alternata Rhizopus stolonifer Fusarium spp. |
其他常见病害见上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