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军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军镇

军镇镇(Khrom)

吐蕃边境军事建置。吐蕃语Khrom一词原意是“市场”、“城市”、“人口”等,公元7—9世纪演变为吐蕃一级军政机构的称呼,指设立在吐蕃东部、北部和极西边境地区的军事统治机构,主要管理安史之乱后没入吐蕃的唐朝疆土。所以有学者译为军镇。至今已知的军镇有: 玛曲军镇,位于林国和果洛(今黄河上游河曲地区); 野猫川大军镇,位于青海湖东北部,即吐谷浑故地; 凉州大军镇,位于今武威;瓜州大军镇,辖瓜、沙、肃三州;萨毗军镇,位于今罗布泊地区;于阗军镇,位于今新疆和田; 小勃律军镇,位于今巴基斯坦Yasin流域。以上军镇均位于丝绸之路要冲,反映了安史乱后吐蕃对丝绸之路的控制。

☚ 天山府   左右厢十二监军司 ☛

军镇

镇守边关的驻军。 《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诸军镇,每五百人置押官一人,千人置子总管一人,五千人置总管一人。”唐代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军镇

北魏时期的军事镇戍机构。镇的建置起于刘石、苻姚时, 其时有杏城、三堡等镇。北魏初建置渐多,太武帝时普遍设置,至孝文帝时逐渐废除,尤以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至迁都前后所废最多。军镇制度在全国推行的时代为自太武帝至孝文帝大和十年(公元486年),前后长达六十年。其时军镇,就其地区与统辖情形来区分,可以分为如下三类:一是边远不设州郡县地区之镇, 职在御边, 而以镇戍之官兼管民事。二是与州并置且有同一治所之镇。此类军镇多分布于东南边境与西南边境地区,形式上军民分治,不过镇将例加都督本州及附近诸州军事,有的并兼本州刺史,实际上则是兼管辖境内的行政事务,其权力远比刺史为大。三是参于州郡区域内兼管辖区内民户而无州郡与其同治所之镇。此类军镇,多分布在中部与南边地区,其主要职任是镇摄山胡,缉清群盗以及镇遏边防。有的兼督邻近诸州,有的则不兼,故此类军镇其地位高低及权力大小并不一致。总的来说,北魏前期的军镇,其地位一般均高于州刺史。孝文帝时废除军镇统民制度,大部分军镇均予废除,惟西北不统民的边镇仍得保存,不过其地位已降至州刺史之下。东南地区虽亦有镇,然仅掌镇戍之事,其地位仅相当于郡,往往镇将、郡守互相兼带而统属于州。至于北魏镇府组织,则以都大将为主官,开府置僚属如将军、公府之制,有长史、司马为上佐,诸曹参军分掌府事,都大将有都副将为其副职,下统军戍,亦各置军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