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畅春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畅春园 畅春园清初的大型离宫御苑之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在北京西北郊、明皇亲李伟的别墅“清华园”的废址修建。由江南籍山水画家叶洮参预规划,聘江南叠山名家张然主持叠山工程,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地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园门五座,宫廷区外朝三进,内廷两进,建筑朴素无华,室外空间充满庭园意趣。苑林区保留了原清华园以水面为主体的水景园的特点,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河道。万泉庄之水自西南角的闸口引入,从东北角流出,建筑及景点按纵深三路布置。中路相当于宫廷区中轴线的延伸。前湖水上一大洲,洲上建瑞景轩、林香山翠和全国主体建筑物延爽楼。有三道长堤:丁香堤、芝兰堤、桃花堤。东西两路的建筑结合于河堤岗阜的局部地貌、或成群组,或散点布置,不拘一格。园林景观的大部分以植物为主调,有北方的乡土花树,有移自江南、塞北的名种;有观赏植物,且有多种果蔬。林间水际麋鹿禽鸟成群,又似一座禽鸟园。园内舟中、仿效苏杭游船画舫设船娘,更增益了这座园林的江南情调。曾经进园的扬州盐商程庭这样描写:“苑周遭约十里许,垣高不及丈”,“土阜平坨,不尚奇峰怪石;轩楹雅素,不事藻绘雕工。绿色低迷,红英烂熳。”畅春园花树之繁茂,建筑风格之朴素,于此可见一斑。见康熙 《畅春园记》、程庭 《停骖随笔》。 ☚ 三山五园 乐善园 ☛ 畅春园 畅春园清代苑囿。在北京西郊海淀大河庄之北,为清代西郊著名三山五园之一。畅春园是在明朝皇戚畹武清侯李伟的私园——李园旧址上建造的。此处原有丹稜沜,阔约百顷,万泉庄泉水汇聚其中,长波远岸,林木繁茂,康熙帝在此基础上又加增饰,辟为御园,并赐名畅春。因在圆明园之南,亦名前园。是康熙帝“避喧听政” 之处,其六十岁生日时,曾在此举行“千叟宴”。乾隆皇帝“祗奉慈宁”,也常于此停憩,此园规模宏大,“缭垣一千六十七丈有奇”。大宫门五楹,门外有东、西朝房,各五楹,门前还有小河环绕。园内建筑格局分为三路。南起大宫门,北至延爽楼是为中路,中路上的“九经三事殿”是园中正殿,为康熙听政之处。二宫门内为春晖堂,又有东西配殿各楹,此堂是乾隆的生母孝圣皇太后的寝宫。延爽楼后水溪环流,鱼跃鸟飞,景致优美。南起澹宁宫,北至恩佑寺,为畅春园东路。澹宁宫前殿为康熙御门听政、选馆、引见之所。后殿为乾隆旧时读书处。清溪书屋是康熙的寝宫,康熙最后就死在这里。南起玩芳斋,北至雅玩斋、紫云堂,为畅春园西路。西路的天逸斋正殿五楹,匾额为康熙御书,初赐理密亲王居住,后理密亲王移居西花园,遂成为年幼皇子皇孙读书之所。斋内还有御书《周书·无逸》篇,其后有御题十韵。斋西近垣一带,南有菜园数十亩,北为稻田数顷。凝春堂建筑别致,幽雅脱俗。二宫门外设有买卖街,仿民间市集贸易,供清帝消遣。畅春园以西是其附园——西花园。“南垣为进水闸,水北流,注于马厂诸渠。高宗纯皇帝问安之便,率诣是园听政” ( 《日下旧闻考》)。花园中的讨源书屋、观德处、承露轩、就松台、虚静斋、欣稼亭、幂翠轩、敷嘉室、永宁寺、府君庙等建筑形式各异。花园前部有大片荷花池,盛夏时节,荷香数里,荷池四周建有亭榭堂宇,小巧秀丽,皇子、皇孙游园时也常住于此。 ☚ 万春园 静宜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