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画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画符;画幅

◉ 画符huà // fú  道士做符箓(lù)。〈例〉~念咒/ 画了一张符。
◉ 画幅huàfú 
❶图画。可比喻动人的场面或情景。〈例〉浏览墙上的~/ 浏览黄山,似在欣赏动人的天然~/ 在欧阳兰伤痛的心灵和悲怆的泪光里,就正断断续续重映着那铁、血、火交织的战争的~。〈近〉图画。
❷图画的尺寸。〈例〉~很大,很有气魄/ 小小的~里包含着广阔的天地。

情景

情景

色 情境 光景 场景
这种情景:此刻此景 此情此景 此景此情
生活中的某个场景:镜头
抽烟或吸鸦片的情景:吞云吐雾 喷云吐雾 喷云吞雾 吐雾吞云
春日的情景:春情
打雷下雨时的情景:电闪雷鸣
暴雨倾盆时的情景:银河倒泻
百花盛开,绚丽多彩的情景:万紫千红
突然出现新的情景、境界:柳暗花明
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情景:隔壁戏
动人的情景:画幅
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霸王别姬
齐一而单调的情景:黄茅白苇 黄芦白苇白茅黄苇
悲凉的情景:鸟哭猿啼
凄凉的情景:鸟啼花落
残酷悲惨的情景:凶惨
潜伏着杀机的情景:刀光剑影 刀光血影
恐怖黑暗的情景或局面:血雨腥风
情景凄苦悲凉:苦雨凄风
(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情景)

另见:状况 景象1 情形

☚ 情景   景象1 ☛

书画

书画

墨 字画 缟素 缣素 缣楮 缣箱 翰染
对他人书画的敬称:芳翰 墨宝
文章书画:翰墨
诗文书画等:笔札 笔墨
亲手写画的字画:手迹
直挂的长的字画:条幅
成组的条幅:屏(挂~;寿~)
书画家本人的字画:真迹 墨迹 真笔 的笔
以绢为底的书画:绢本
装裱成卷轴形可悬挂的字画:挂轴 卷轴画卷
醉中所作的诗画:醉墨
挂在客厅的大字画:中堂
比中堂小的字画:立轴
篇幅很小的书画:尺图 尺幅寸缣 尺缣寸楮 尺缣寸纸 尺书寸札 尺素寸楮 寸素尺缣 片楮尺缣 片楮寸笺 片章尺楮 片纸尽幅
横的字画、标语等:横幅
长条形的横幅字画:横披
装裱成横幅不能悬挂的长卷:手卷
题有词句的整幅绸子:幛(幛子;~喜;寿~;挽~)
精妙的字画:神品 墨妙 妙品
绝妙无比的诗文书画:绝笔
最好的字画:压卷
可珍贵的字画:墨宝 珍翰
残缺的字画:断管残渖
残缺不全的诗文字画或典籍:断墨残楮 碎墨零嫌
遗留下来的或残存的书画:余墨
死者留下的书画:遗墨 遗作 遗迹 遗芳 遗笔
书画的宽度:画幅
书画用笔细而密:细密
书画等美妙飘逸:馨逸
笔墨洒脱自然,神采飞扬:翰逸神飞
书画拙劣:墨鸦

另见:作品 写 绘画

☚ 书画   图画 ☛
画幅

画幅

画的幅面、面积。画幅有大小,大幅画面给人以气派宏大、庄严壮阔的形式感觉;小幅画面给人以小巧精致、紧凑、缜密的形式感觉。在一般情况下,画幅大小可以视为体裁,幅面大容量大,适宜表现丰富阔大的内容。幅面小容量小,但是不等于小幅画面不能表现丰富阔大的内容。列宾的《宣传员被捕》画幅只有35×54.5厘米,一个小小的画面表现了众多的人物情节场面。应该注意到大画幅不易表现得充分,不易顾及整体效果,但表现得好给人以气势宏伟夺人之感。小幅画容易表现得充实,但宏大场面众多人物的构图不易刻画深入精微。精致的小幅画给人以玲珑精巧,着人怜爱的心理感觉。画幅本身,就是构成绘画的形式语言的一部分。

☚ 构成   画面形状 ☛

画幅

画幅

在60°视角的视圈内,根据构图需要所选取的画面。凡超出视圈所画的透视图形,要出现反常,因而是错误的。如画幅已定,则以心点至画幅最远角之长的两倍来定距点或视点位置,才能保证画幅处在视圈之内(见图1❶)。

☚ 画面   基面 ☛
画幅

画幅Huafu

绘画构图要素之一。画的幅面面积。画幅有大小。大画幅给人以气派宏大、庄严壮阔的形式感觉。小画幅给人以小巧玲珑、紧凑缜密的形式感觉。所以,画幅也是绘画形式语言的一部分,绘画创作无不在对画幅的选择上下一番心思。一般情况下,画幅大小可以视为体裁。大画幅容量大,适宜表现丰富阔大的内容。画幅的选择应与题材内容的分量和悬挂场所相一致。例如,辽沈战役纪念馆中描绘攻克锦州的宏大场面的全景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描绘芦沟桥“七七”事变战斗场面的全景画,都是数十数百平方米的巨幅。但也应该注意到大画幅不易表现得充分,不易顾及整体效果。小画幅容易表现充分。但宏大场面人物众多的场面,不易刻画得深入精微。巨大画幅的作品,印成小的印刷品之后,往往失去原作画幅的夺人气势的形式语言。

☚ 色彩   材料 ☛

画幅

画幅Huafu

从画面上裁取所需的部分。因此心点不一定在画幅的正中间图1
❺。

☚ 画面   基线 ☛

画幅

size of a pic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