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外女主内
内,原指居室,《汉书·曹错传》:“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根据《礼记·曲礼》“男女不杂坐”谓之“男在堂,女在房”解。内又指房,为妇女居所之泛指。外是内的对称。但就中国封建男女伦理关系上讲,内、外又具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周易·家人卦》中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内则指家庭中妇女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外则指男子于家庭之外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以《礼记》有《内则》一章,概述妇女阴柔守贞之意,所谓 “家人利女贞”(《周易·家人卦》)就是指妇女主持家道才可正位国家与天下。到了宋、明、清封建社会后期,男主外、女主内亦成了男尊女卑的代名词,女子只须主持家内中馈饮食,不必才明绝异。阴柔顺从是谓正位乎内,而男子承担了家庭以外的社会事务,完全将女子的生活局限于小小的家庭之中,而且男女社会地位的区分由本来不同的性别分工的相对标准转而演变成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绝对教条,男子出入仕途,而只许女子在家惟酒食是议,否则就是牝鸡司晨,将有大祸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