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社区
巩固电脑化空间中的友谊或爱情所遭遇的困难,与构造电脑社区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事实上,电脑社区是否存在,一直是一个多年议论的话题。霍华德·瑞斯洛德在 《虚拟社区》 一书中指出: “一个电脑网络并不就是一个社区,除非网络中的人通过互相接触能影响彼此的生活。这需要网络成员的更多投入,不管这种投入是在真实生活中,还是在电脑化空间里。”
瑞斯洛德举了一个例子。家住旧金山的凯瑟琳·约翰斯顿是当地一个电脑社区WELL的老用户,不幸身患绝症。WELL的1万多用户中的许多人,在她生命垂危的日子里通过电脑对她予以支持、安慰和提供建议,而且更有20多人到她家中轮流照顾她。“一个人不会孤单地死去”,瑞斯洛德说,“这就具有了社区的意义”,如果大家能够感受到共同的损失,那说明社区的感觉正在形成。
WELL用户约思·卡罗尔经历了这一事件,他说: “电脑化世界与真实世界在这里交叉了。” 他认为虚拟社区比真实社区的亲密感还要强。“既然人们是自愿进入电脑化空间的,他们会对参与电脑社区生活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并不是人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史蒂文·琼斯是 《电脑社会》 一书的编辑,他批评说 “社区” 一词用得太滥了。对他来说,社区意味着大家在没有什么议程的情况下也在一起,而且成员之间相互承认和尊重并要承担责任。现在的情形都是: 人们上网、下网,制定自己的规划,这样的社区感并不真实。
电脑社区的活跃分子们则反驳说,他们所建立的社区跟任何三维的东西一样真实。ECHO的创办人斯塔西·霍思说: “网口世界并不是乌托邦,我们把我们所有的问题、要求、喜好、偏见都带上网了,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朋友的人都想到了网上会有许多朋友,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会在电脑化空间里遇到同样的困难。”ECHO的一位用户说: “我们中的一些人在ECHO上创建了一个小城,它充满了闲言碎语和恶意。这里具有了所有典型小城镇的特征。” 然而,人们也寻求相互关心。
在大多数电脑社区里,都可以感觉到民主的精神。如果出现了危机,社区成员会协助解决。但是,等级也并非不存在。资格较老的成员会轻蔑地看待后来者,通过形成封闭的俱乐部以避免无止无休的问题打扰。琼斯说: “有用户和超级用户之分。有些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比他人的更有地位。” 也就是说,网络与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并无多少不同: 它既开放又封闭,既能表达爱,也能扼杀人们的感情。
Internet已变得日益庞大,很难把它再想象成为一个地方。电子边疆基金会的董事埃瑟·戴森说: “它需要再细分为更小的居民点。应该有高级住宅区,也应该有专供孩子们安全成长的地方。” WELL和ECHO的成功都证明了他的说法。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人们将会缩到壁垒森严的社区中,不再涉足Internet的公共区域,这一过程与 “离开城市,迁居郊区” 的运动极其相似,但这也是它所面临的挑战所在。
即使是 “虚拟社区” ——其目的是创立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组成的均衡组织,这些人在同一个网络上通信——也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最终把自己与Internet上的其他人和他们的个性与观点隔离开来。这种电子狭隘性的产生对于培养不同背景人们之间的宽容和理解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