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电休克疗法,系治疗某些精神病的一种方法。方法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引起全身短暂的抽搐,从而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此疗法适用于精神病严重抑郁状态、木僵、拒食、兴奋躁动等。但禁用于有全身严重疾病、老年人、妇女、儿童及骨骼有疾病等。此疗法有的可有某些副作用与合并症:头痛、记忆减退、骨折、损伤及死亡意外等。此疗法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因对某种类型病人尚有较好的疗效,故尚被应用。
电抽搐疗法electric convulsion treatment
亦称“电休克治疗”,是使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来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1938年意大利塞里蒂(Cerletti)和比尼(Bini)首先创用, 曾得到广泛应用。自20世纪50年代精神药物问世后, 已日渐少用。对本疗法的利弊存在争论。有人认为, 电抽搐治疗过于强烈, 可引起脑部损伤,且引起病人恐惧,故不主张使用;也有人认为本疗法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奏效迅速,尤其是对抑郁症,疗效较药物迅速而可靠,因而主张继续使用。适应征为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躁狂症的兴奋、精神分裂症的木僵和兴奋。禁忌征为颅内压增高。需使用精神药物以巩固疗效,否则易复发。治疗时用专门的电休克治疗机。通常每周治疗3次。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为6~12次。目前对电抽搐治疗作了改良,治疗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可以防止患者全身抽搐,不至于产生骨折等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