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剪辑机研制1970年,天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康庆义、李大山等研制成HQ——1型35毫米轻便声画编辑机,攻克了棱镜定像及磁还音抖动的难题。该机设计新颖,重30千克,达到携带拍外景的要求,填补国内空白。1974年,康庆义、李大山等研制成QT—35毫米四挡套片机,具有三路磁还音,一路画面,能保证画面和磁带的同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步记号直观的性能,平均照度不低于150勒克司,影屏尺寸146×106毫米,便于观看,成为制片厂拍外景的必带设备。1984年,该厂朱洪琪、李大山等研制成QT16毫米电动声画套片机,电动、手动两用。电动时还音抖动不大于1.5%;在屏幕大小、位置、角度、亮度、操作等方面都达到阿克曼套片机水平,制片时可代替编辑机的功能,居国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