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甲喇章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甲喇章京官职名。即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年)改名甲喇章京。汉译为参领。 甲喇章京亦作“扎兰章京”。官名。甲喇,满语音译,原意为“草节、树节、竹节儿之节、骨节之节”。清初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一千五百人), 统领官一人称“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改额真为“章京”(汉语“将军”之还音), 甲喇额真称甲喇章京。顺治八年(1651),定甲喇章京汉字为“参领”。 甲喇章京jalan i janggin满语,清代八旗职官之一,秩从三品,汉文亦作“扎兰章京”。清代八旗规制,5牛录为1甲喇,5甲喇为1固山 (旗)。天聪八年(1634) 四月谕定一等参将为一等甲喇章京,二等参将为二等甲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管甲喇者即为甲喇章京。顺治十七年 (1660) 三月又定甲喇章京满字仍称甲喇章京,汉字称为参领。 甲喇章京 甲喇章京官名。清代置。即参将、参领的意思。满语:统兵的大官。《清史稿·兵志一》: “天聪八年 (公元1634年) 定八旗官名,总兵为昂邦章京,副将为梅勒章京,参将为甲喇章京,各分3等。” 《职官四》: “初,设巴牙喇营,统以巴牙喇纛章京,甲喇章京分领之。顺治十七年 (公元1660年) 定巴牙喇纛章京汉字为护军统领,旗各1人; 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旗各14人。” ☚ 甲长 假士 ☛ 甲喇章京清代官职名,即甲喇额真。汉译为参领。天聪八年(1634年)改名甲喇章京。参见“甲喇额真”。 甲喇章京见“甲喇额真”(559页)。 甲喇章京武官名。清置,见“甲喇额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