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桓子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新兴封建势力的代表。名桓,字无宇,因古陈、田同音通假,故亦称陈桓或陈无宇。为对以“公室”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开展斗争,他采用种种办法收买民心:对来附的“民人”采用分成地租剥削,把他们变成依附农民(时称“隐民”),使劳动者的地位相对有所改善;对借贷者“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纳”,使他们从中获得好处;降低辖区内的物价,使“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结果民众“归之如流水”,其势力得以迅速壮大,在民众支持下,他于齐景公十六年(前532年)驱逐执政的栾施和高疆两个贵族,为田氏代齐奠定了基础。 田桓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名无宇,谥桓子。其先本陈国贵族,公子完逃到齐国,改称田氏。桓子为完四世孙,事齐景公。时公室日益腐败,民参其力,二入于公。田氏注意收揽民心。齐旧量是四进制,田氏则取五进制,最都加一。田氏借贷用家量,收取用公量,结果民归之如流水,迅速壮大了田氏的势力。宗族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