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火箭发射试验的小型计算机1973~1974年,天津市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今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参加DJS—100系列小型机全国联合设计,并于1974年由刘连棣、曲庭维等完成首台DJS—130机的研制,首次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系结构采用总线式模块化设计,内存方案设计有新的突破,在国内首次采用三度三线法、平面结构磁芯体。该机具有16位字长,运算速度每秒50万次。1975~1985年,该所又相继开发出DJS—120、DJS—132、DJS—135、DJS—20、DJS—153、DJS—155等小型机。其中DJS—120机每秒25万次;DJS—132机每秒66万次;DJS—135机每秒125万次。DJS—135机具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曾参加并顺利完成国内火箭发射试验,是国内第一个成功的国产系列化机种,为100系列的高档机,运算速度每秒125万次,主存容量最大可扩充到128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