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绡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绡剪

 作者为谷口生、 篱隐居、 铁舫、 浮萍居士、 白迂、 旧剑堂、园、一渔翁、不解道人、钝庵、瓮庵子、有砚斋、卷石草庵、无无室、抱龙居士等十五人。题 “集芙主人批评”、“井天居士较点”,未署编者,卷首有谷口生《弁语》,或即编者。十九回十八篇。无刊印时间,从书的内容考察,当编刊于清康熙二十年 (1681) 前后。存花幔楼原刊活字本,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校点本。
 
 书名取意于生绡 “不丽不奇不朴,亦丽亦奇亦朴”,“且剪有声韵,尤琐琐可听”。《弁语》说本书 “将古今人物之态,朝野诡谲之情,与夫闺阁山林出奇无穷之人品,意外凑合之奇踪,鬼神应感之快事”,汇为一集,以期“使人歌舞感激,悲恨笑忿错出,而掩卷平怀,有以得其事理之正。”十八篇作品中,从题材内容上分,写婚姻爱情者五篇,公案清官者四篇,世态人情者六篇,神仙因果者四回三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爱憎分明,形象生动,抒情写意,多所发挥,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由于是汇集众作,各篇思想境界、艺术水平高下不一,以七、八、十八回最为优秀。
 第七回《沙尔澄凭空激烈 霜三八仗义疏身》,着意表现明末人民对祸国殃民的阉党魏忠贤的切齿痛恨,歌颂下层人民的刚烈义气。入话写天启年间苏州颜佩韦等五人义事,正文写魏监倒台后,湖州德清县下钟鸣地方演戏,书生沙尔澄见戏台上魏监以酷刑拷问杨、左、周、魏等官,义愤填膺,操起身边皮匠的切刀,跳上台去,将扮魏监的演员杀死,弃刀而逃。皮匠霜三八上台取刀时,被误认为是凶手,因他也恨魏监,故冒名顶罪,甘服断配。小说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霜三八。他本名葛俭,绍兴府上虞县人,因当地大旱无收,借缝皮手艺,出外谋生糊口,展转来到湖州。演戏时一边缝活,一边听戏,愤愤不休,听得魏监迫害杨涟等人,便口中狠狠骂道:“杀个娘嬉,何等勿好!”沙尔澄杀人后,他还赞叹: “这个好汉奇得紧,杀得有趣!”公堂之上,他甘当其罪,却不肯冒名,声称:“若是冤小的杀人,小的也是恨魏监的,他杀就是我杀一般。若是冤小的是回子沙尔澄,小的死也不服!”被断配保定。其事虽是以戏当真,却反映了魏忠贤一伙的倒行逆施,激起天怒人怨,表现了霜三八一介平民,但是非善恶,爱憎分明,慷慨奇烈,仗义疏身。作者对之极为崇敬赞美,称之 “千古奇人,千古奇事,愧我笔拙,万不能表扬一二而已。”“笔拙”是作者崇敬谦抑之词,实本篇艺术上亦甚有特色,对霜三八着墨不多,却于疏淡的白描中,刻画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小说除写他仗义替罪外,还多方面展示其性格,在牢房,在军营,皮匠工具随身携带,非为糊口,而不停缝缀。刺配路上,因夹带缝皮工具,行李沉重,被山大王劫上山寨,发其行李见公文,得知实情,感其义气,欲杀解差放他,他反不肯,表现其勤劳和善良。作者还运用对比和烘托映衬的写法,入话中的五人义和正文的霜三八,都是烈烈轰轰,“千古燥脾的奇事”,前后照应。写五人的舍生取义,以缙绅大夫、衣冠体面在魏党势焰面前贪生怕死,摇尾乞怜,助纣为虐相对比; 写霜三八的仗义疏身,以沙尔澄平日慷慨激昂,临事敢做而不敢当,“凭空激烈”相映衬,更显出诸人的义烈,“衣冠不任纲常事,付与平民一担挑”,表现了下层人民的英雄本色。语言亦简洁流畅,饱含感情,特别是人物语言,时杂方言土语,既切合身分,又生动活泼。
 第八回《挑脚汉强夺窈窕娘 巧丹青跳出阎罗网》,背景亦在魏忠贤专权时期,主要写一多才多艺、刚烈而富于反抗精神的女子陆蟾舒的不幸遭遇。她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矜庄,长来妍丽,丹青翰墨,诗词文赋,无不风雅绝伦,女红针指,巧夺天工。兵部谢尚书慕其才华,欲娶为侧室,其父陆斯才,虽为秀才,却无德无行,贪图百两黄金厚聘和雌封君的地位,竟然许之。她不羡富贵荣华,不愿这没有爱情的婚姻,逃至尼庵避过。不久天启皇帝传旨遍选宫人,她经人说合,嫁寒士顾又凯,夫妻才貌相当,和睦静好。婚后一月,顾为生活所迫,投奔京师父执处,被召入宫中绘画,因不肯为魏忠贤画春画,遭其迫害,逃出宫后,病死于途中。脚夫杜小七觊觎蟾舒貌美,利用陆斯才嗜酒贪杯的弱点,诱其应允将女改嫁。蟾舒得知后,再次逃入尼庵,被杜发现追回,强逼成亲。小说最后写上帝怜念顾又凯立节忤奸,使其尸解成仙,三年后蟾舒也随之仙去,虽给人以安慰,但仍掩盖不了全篇浓重的悲剧色彩。作品开篇便提出红颜薄命的问题,并列举历史上著名的邯郸才人和汉时明妃来说明,故陆蟾舒的遭遇,其实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剧命运。她有志气,有才华,有抱负,为了自己的幸福,也曾反抗过,斗争过,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最终归于失败,表现了封建社会是如何窒息、扼杀美好事物的,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
 从描写妇女反抗斗争说,以十八回《疾丑生贪姿害友 韩珠娘深智殉仇》尤为突出。韩珠娘为松江府华亭县一年轻寡妇,因其貌美,多少乡绅士子、富室娇儿要娶她,她都不肯,而爱上穷书生郎伯升。郎为迎娶她,向同窗聂星子借贷,聂奸诈好色,外号疾丑生,亦曾向韩求亲而遭拒绝,此时便设计将郎推落水中淹死。她本疑心为聂所害,当聂再次遣媒前来议婚时,为考出实迹,替郎报仇,提出打捞尸体、终身不穿色服、每年于郎死日哭祭的条件而嫁之。婚后五年,已生一子,偶于雨天用竹竿打落一向阶上爬的虾蟆,聂见之联想起当年害郎情景,泄露口风,她随即追问,终于使其说出实情。她不动声色,先于聂外出时杀死其子,后又手刃仇敌,携其头到泖中哭祭伯升,投水而死。尸体打捞上来时,竟和当年不曾捞得的遗骨抱持在一起。本篇与《欢喜冤家》第七回《陈之美巧计骗多娇》情节相近,该篇写徐州富商陈之美,为谋娶邻妇犹氏,有意与其夫潘璘交结,合伙外出经商时,将潘推落水中淹死。娶犹氏后,亦因打落虾蟆下水而引出前情,犹氏鸣于官,陈被处死抵罪。本篇当系由该篇演化而来,但立意、境界与形象大不相同。犹氏因陈不时接济其家,尚心存感激,偶然得知真相,因不忘前夫旧情,而告官申理。韩珠娘并不株守 “从一而终” 的封建教条,而一再拒婚富室,自己相中穷秀才郎伯升,表现其非同庸常女子,有志气,有主见,不慕荣华富贵,渴望有虽清贫却美满恩爱的家庭生活。与郎伯升虽仅一宵之缘,当郎被害时,她首先从聂派去报信的家人忽而说郎借聂船去借贷,忽而说聂眼见郎落水的话中发现破绽,可见其聪敏。允婚的三个条件,既反映她对郎的深情,又是对聂的试探。她是抱着为意中人报仇雪恨,向破坏自己幸福的仇敌讨还血债的明确目的,而忍辱含垢,舍身事仇的。故在聂家五年,时时留心,事事在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终于凭借自己的智慧报了仇。其杀子涉于无辜,但亦反映其复仇态度的坚决,不能给仇人留下后代。聂死前曾哀求她:“千万好看我的孩儿”,她怒骂道:“歹贼!这个贼子,我已先杀死了。”其最后与伯升遗骨相抱持,则是在“生不同衾”的悲剧中,表达其“死则同穴”的愿望。这一形象的意义,不在于其对爱情的追求,而在于其幸福遭破坏后的复仇斗争。她的为郎报仇,亦非一般宣扬节烈者可比,故作者称为“侠妇”,赞之为 “志气与日月增光,英豪并山河壮色。”
 其他各篇,写神仙道化的糟粕较多,写爱情、公案的没有特色,倒是各篇,特别是反映世情的几回对儒林形象的描写,较值得注意。第四回 《六月雪英年失智 齐云塔高衲成孤》,所写的左环是个孤儿,其父母病故在四川江油县丞任上,他在其父好友云巢长老和老仆义能的帮助下,始得成立,中进士后定云南有功,擢升兵部掌堂。此篇在一定意义上写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其初,只知死读书本,全然不谙世情,不只在磨、卖豆腐时,甚在偶到酒楼吃饭,也旁若无人,咿咿唔唔的诵读起来,被称为“叫街学士”,因此几度受骗,困顿挫折中受到磨炼,长了见识,逐渐精明起来,小说写得较为生动形象。十一回《曹十三草鼠金章 李十万恩义海》、 十二回 《举世谁知雪送炭 相看都是锦添花》,写书生落魄和世态炎凉。前者写徽州休宁县秀才曹十三怀才不遇,弃儒经商,又消折本钱,流落他乡,不得不假卖假鼠药度日。其初卖药情景,写得细致入微,生动如画。偶拾到一只死鼠,将皮剥下,用草揎起,以颜料和泥搓成药丸形状,遂挑起草鼠做招头,东走西看,见别人卖鼠药吆喝,觉得“俗煞”,自己另至一处,刚喊出个“老”字,就满面羞惭,以为污辱斯文,但饥肠辘辘,也便顾不得许多,还以 “大丈夫为龙为蛇,变化不测,子胥也吹萧,伯鸾也任春,勾践也行酒,申蟠也作佣,一时行权,何损终身” 自慰,自编吆喝新词,却也别致。卖了几百文钱,就心中暗喜,还想“就卖到那虎丘山上踱踱儿也好。”因为有了饭吃,着实感谢老鼠,无人处对草鼠揖拜,不改书呆心性。文字虽幽默,却饱含辛酸眼泪。后篇写江西南昌儒士虞修士,志气如云,研读经史,不知岁月,却家道清贫,缺米少柴,受尽世人冷眼,其伯父虞旭富有,不肯稍加接济,还嘲讽挖苦。及其进学中举,众人都来趋奉,虞旭也以自己大宅相让,“相看都是锦添花”,煞似 “范进中举”的情景,写尽世态炎凉,但他并不随俗,仍住自己的破屋。小说还写虞旭之子彦先,凭借家资富有,钻分上进学,便以之骄人,后在乡试中夹带,亦从侧面暴露科举之弊。第八回中所写的陆斯才,虽亦黉门秀士,却卖女为妾,逼女改嫁,贪鄙无耻。由于义女的资助,刚过上几天温饱日子,又想夤缘作官,燥燥脾胃,结果重金被窃,穷死客途,反映了读书士子的堕落。小说也写了一些正面知识分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如第八回中的顾又凯,十二回中的夏王佐,十四回中的吉水玄,十九回中的严子常,尤以吉水玄为突出。他未仕时清贫自守,腾达后“愿为朝廷出力,不受枉法一文”,居官清正,只吃当地一口水,不畏权势,被人称为“吉照胆”。对荒淫无耻的正德皇帝,他敢于犯颜直谏,上书中将其比之桀纣,为使其改行易辙,不惜乔扮奴仆,深入妓院,在其临幸时面谏。这一形象不只和那些贪官污吏成鲜明对照,而且把揭露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皇帝。“清廉能使民无讼,忠勇何妨权作奴”,其清廉和忠勇,确值得称道。
 本书也有明显的封建糟粕,诸如宣扬宗教迷信,因果报应,福祸命定,封建说教等。但总的看,本书确足当 “生绡剪”之称,是较优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生绡剪》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 可可诗词网

《生绡剪》

生绡剪

清初花幔楼活字刊本《生绡剪》目录书影

清初花幔楼活字刊本《生绡剪》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十九回。选辑众作而成。首有“弁语”,题“谷口生漫题于花幔楼”,目次下又题“集芙主人批评,井天居士校点”。全书计有谷口生、篱隐君、铁舫、浮萍居士、白迂、旧剑堂、啸园、一渔翁、不解道人、钝庵、瓮庵子、有砚斋、卷石草庵、无无室、抱龙居士等作者十五人,其生平均不详。成书于清初。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花幔楼活字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清残刊本,藏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花幔楼活字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花幔楼活字刊本。

第一回 有缘结蚁三朝子 无意逢人双担金

明朝成化间人贾文科,十六七岁上不习父亲篦头生理,做个八鲜行贩,专卖海狮。某日,邻家失火,贾文科救出一个女人,那女人告诉他楼上箱子里有金珠,他上楼扛出两个,拿回家去,从此发迹。又意外地遇见一位贩鱼子吐蚨的客人,谁知那客人的十五个坛子里装的全是金元宝,原来是赃官往京中运赃,怕路中被劫,故意伪装鱼子吐蚨坛,运送人不知,半路上偷着卖了。贾文科暴发,成家立业。但为人刻薄,为富不仁。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名初魁,犯法被枷死;次子初元,偷妇人跌伤瘫痪;三子无赖横行,结伙抢劫官船被捉,家中花了近两万银子未赎回,弄得人死家败。这是暴富小户悭贪刻薄之报。

第二回 偶然遇鬼姑谭鬼 蓦地聆仙急觅仙

福建人江有芸、江有芷兄弟,父母临死前要他兄弟二人分家,但江有芷不分,把家产全用来供哥哥读书,自己分文不取,独自出外遨游。路中遇一赤脚老汉,有芷把鞋子脱给他穿,并随老汉游历,他给老汉起名无寒,自名老脱。无寒有一对大蚂蚁似的小厮,能知人言,顺从主人,又能行走,会飞腾。二人临别时无寒送给老脱一个“小厮”。老脱来到赵员外家,欲租一所破房住,管家说房子有鬼,如敢住,不要钱。老脱夜间遇鬼,善言劝鬼离开此地去做好鬼。赵员外请到家中,老脱在赵员外家中让“小厮”做了表演,莲花姑娘十分敬重老脱。自此,二人常来往。富户蒋承川,妻子不生育,要娶侧室。莲花嫁到蒋家。但大妇计氏悍嫉,莲花生子后,必要在三日内弄死。消息传到老脱处,他装成卖糖的人,命“小厮”飞进蒋家,背出莲花之子,雇乳娘抚养,起名福缘,并写帖遍告邻里,声言蒋家三月十五日生子,寄养在外。蒋承川才死,其侄便赶来收拾家产,计氏被打受侮,心甚悔恨不应弄死侧室之子。正当计氏将被其侄儿赶逐出门之际,老脱携莲花之子福缘,邀请众乡里到蒋家,证明福缘是蒋家子,继承父业。计氏要奉养老脱终年,老脱只叫她教子:“做个富贵好人,不要欺剥贫民,不要酷虐下人,做些好事,恤孤怜寡,年年布施些贫汉。”又用计氏孝敬他的金银,帮助失盗遇火的赵员外重整家园。后入山修行去了。

第三回 丽鸟儿是个头敌 弹弓儿做了媒人

书生奚章甫不肯潜修牖下,常在秣陵玩耍,寓在淮清河上。南都有个永懿侯,姓俞名楠,在太平里住。倭夷琉球国进贡圣上一只丽鸟,被永懿侯用数千两金银贿赂到手,爱如珍宝,命伶俐乖觉的姬妾掌管,若一有些失误,小则棍打钳锤,大则砾身杀命。某日丽鸟飞上枝头,被奚章甫用弹弓打死,众使女将奚章甫捉住,扭送给养鸟巫姬发落。巫姬和奚章甫情知祸大,二人私逃。后奚章甫中探花,恰江西宁王造反,永懿侯是宁王的心腹,被军门王守仁擒捉,押至北京,发在刑部牢里,监候听勘。新科榜眼奚章甫上本保永懿侯出狱,永懿侯万分感激,奚章甫遂说明与巫姬逃走的经过。永懿侯表示:“就是十个巫姬也相赠了。”

第四回 六月雪英年失智 齐云塔高纳成孤

县官左嘉,与高僧云巢友善。左嘉晚年生一子,名左环。左环三岁丧父,不久丧母。左嘉生前曾将千金托云巢和尚和仆人义能代为保管,又留数百金在箱中。义能不肯动用这宗银子,磨豆腐供小主人读书。某日,左环见母亲箱中有银子,拿了百金出外买书,被店主骗去。第二次出外,又被骗。云巢知他不懂世事,为了磨炼他,又借给千金叫他外出见世面,又被骗去了。回家发愤读书,进京赴考时却学乖了,一路平安。到京后,中进士。闻知其师韩广,因文章中有“文官只爱钱,武官只爱命”一句,遭尚书洒蜜兔陷害,上书申奏奸臣误国,被派往四川戡乱苗蛮。路遇云巢和尚授法术,镇抚了苗洞主,救回了韩广,擢升左环为兵部掌堂。回家祭葬父母,云巢和尚始交给其父遗下的金银。左环将金银捐赠和尚造寺建塔;由和尚为媒,左环与韩广之女结婚。

第五回 七条河芦花小艇 双片金藕叶空寺

袁晓字青霞,虎林人氏。幼年酒后在一庙中吻了女神像,并把身上常佩带的两片南金挂在神像上。十年后,被女神七娘子招去,二人亲爱欢好。正要同入罗帏,忽天兵天将冲来,七娘子被天神带去见玉帝。袁晓回到家中,书童已老,始知已过二十年了。再到女神庙,梦见七娘子,说已被遣到洞庭去了,不知能否再相会,相抱哭别。后袁晓别了书童,不知去向。

第六回 布贾冤随布贾翻 盗情难过盗婆关

起课先生李心所,娶了一个二婚头邹氏为妻,家中原有一个小使叫做阿隆,三口儿度日。某日,有个叫魏玉甫的,想到财主家进行讹诈,路过李心所的卦摊,因心中疑惑而问卜。李心所奉承得他满心欢喜,便露出腰中银子。李心所见钱起歹心,将其引到后屋相面,夫妻二人害死了魏玉甫,与小使阿隆三人将尸体埋在院内。魏玉甫的盟弟傅四官,贩布为生。一日在李心所门前卖布,邹氏买布,拿出一块银子。傅四官认出这一小锭纹银乃是周歪头还魏玉甫的布钱,半个月前曾经手称过的。于是找到了魏妻,到县衙首告。经县官审问,邹氏招供。原来他们不止害过一人,而且他父亲也是大盗头子,遂一网打尽。

清初花幔楼活字刊本《生绡剪》插图书影

第七回 沙尔澄凭空孤愤 霜三八仗义疏身

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弄权作恶,朝中文武津要官员,大半乞怜摇尾,而贫士民众却群起反对魏党。南京城内有个太学生蒋有筠,与沙尔澄为八拜结盟兄弟。蒋有筠知沙尔澄忠直,怕他在外惹事,留在家中避祸。后熹庙宾天,毅宗登驾,魏阉一伙凶人都倒灶了,沙尔澄出外游学,到湖州府德清县。浙江绍兴府有个霜三八,在德清县做缝皮鞋生意。某日,乡众祭神唱戏,演的是魏太监新戏《飞龙记》。沙尔澄和霜三八都去看戏。看演到魏忠贤出场,用非刑酷拷忠臣贤官时,沙尔澄气愤得忍耐不住,夺下霜三八的切刀,登台杀了那个“魏忠贤”,掉下一个“沙尔澄收”的字条。沙尔澄逃去了,霜三八被错当沙尔澄捉住送官。县官念他是忠良气愤误杀,解送到府里,请从轻处办。走到宿迁县境,被强盗劫上山寨。山大王新收的军师正是蒋有筠。原来他进京途中被劫,山大王丁翼留他在寨中。蒋有筠见杀人犯不是他兄弟,便知是沙尔澄杀人,错冤了他人,将霜三八留在山寨。这时,兵部职方司张雪峨派沙尔澄到宿迁县,与蒋有筠、霜三八相会,山寨归降。

第八回 挑脚汉强夺窈窕娘 巧丹青跳出阎罗网

万历末年,吴郡一个秀士,唤名陆斯才,妻喻氏,女蟾舒。贴邻楚老,素以篾片为生,亦生一女,乳名萱念,生年月日俱与陆家蟾舒相同。萱念搬到蟾舒一起住,两人情同姊妹。兵部尚书谢藿园新丧妻,欲娶一妾。楚老作媒,陆斯才、喻氏将蟾舒小姐许与谢公为妾。蟾舒不肯,潜入尼庵。无奈,将萱念代嫁去。未婚,谢公奉旨急进京,因边事紧急,不准携带家眷。萱念在进京途中,过尼庵,遇蟾舒,萱念劝蟾舒离开尼庵回家,配书生顾又凯。婚后未满一月,顾又凯即被吴祭酒招致幕中。顾生善画,为皇帝作画受赏,魏忠贤求他作春画,他不肯,得罪了魏忠贤,令番子手以“盗内库银”为罪名,陷害顾生,路中被害死。有杜小七者,设骗局强娶蟾舒,由于神仙显灵,杜小七昏迷,杜家又将蟾舒送回。萱念到京,谢公因不满魏阉滥杀大臣遂自杀。萱念因谢公一生忠正,立意守节,后蟾舒、萱念与顾又凯均成仙。

第九回 势利先生三落巧 朴诚箱保倍酬恩

松江府上海县秀才申尧,号瑞禾,儿子名唤申尹,少年伶俐,跟他舅子在京。申瑞禾到五十开外,仍然功名蹭蹬,便开始行医。有一位开生药铺的林子华,跟申瑞禾学医,远近驰名。申尹在京时,跟着严世蕃的党羽胡混,严世蕃倒台,回到家中,将林子华赶走。林子华临别时,申瑞禾暗赠他纹银百两,祖传医书经方两卷、脉丹四卷,回乡行医。不久,申瑞禾死,申尹行医,招摇撞骗,因得罪了武知县,不得不离家流浪在外地。遇林子华,赠银二百两,并医书三册,劝他“照令先君广积阴功”,申尹便在近镇开张药店,兼行医道,人也变得谦恭和气,不似前番势利。

第十回 竹节心嫩时便突 杨花性老去才干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有两个秀士。一个姓赵名沛字蓬生,一个姓陈名鉴字飞光,两人是同窗好友,老师江引先是南京上元县人。二人约定,到南京去探望老师,并游览山川。到了南京后,江引先领他们去见一位名妓马翠娘。马翠娘善音律,精诗画,私蓄千金,求客人帮助自己赎身,出了妓院,自立门户居住。马翠娘和赵蓬生二人,一见钟情,当夜留在家中住,次日便盟誓订了夫妇之好。有苏州吴江县一位邵公子,闻马翠娘盛名,必要求得一见。翠娘初不肯,一则众人劝,二则邵公子百般殷勤,也是马翠娘毕竟水性杨花,一时错了主意,他一方面和赵蓬生夫妻般恩爱,一面又留邵公子住宿。此事被赵蓬生发觉,两人遂绝了往来。马翠娘一怒之下,随着邵公子到了吴县。她以为邵生妻子已死,到邵家后必是受宠的爱妾。谁知邵生家中妾婢甚多,将她冷落在外院,只给些粗食。马翠娘深悔莫及,日夜悲哭。赵蓬生仍不忘马翠娘,到吴县访问,得见马翠娘,携之星夜逃奔,终为夫妇。

第十一回 曹十三草鼠金章 李十万恩山义海

徽州府休宁县有位曹复古,排行十三,父名曹亮。父子二人虽精通经史,却家道清贫。曹十三借了三十两银子去经商,路中遇盗,银子全被劫去了。腰中只剩下二百一二十文铜钱,到了苏州两天就吃用去一百八十余文。住在店里穷困无奈,见店主家的狗咬死一只大老鼠,他把这鼠剥了皮,用细草撑大;又弄些黄泥做些细丸充做鼠药卖,挣到了几吊钱糊口。某日,在店中遇一位公子李云生。这位公子有一爱妾,被大妇痛骂要跳河自杀,幸遇周尚书救起,乘船带到苏州。李云生赶到苏州,却不敢贸然到周尚书府上要人。这时,曹十三代他写了一封恳切的信投到周尚书府上。周尚书见信,立即用轿将美女送到店中。李云生十分感激,把曹十三请到家中,赠他一所楼房田地并黄金白银数百两。曹十三便将父亲接来同住,后又得了功名。

第十二回 举世谁知雪送炭 相看都是锦添花

江西南昌县儒士虞廷字修士,父母已亡,夫妻二人住在难遮风雨的破屋里。家中断炊,到大财主伯父虞拱阳家求借,不仅半星点儿不借,反遭无情的奚落。正在无米下锅之时,虞修士的表叔夏王佐给送来了一石白米、三两银子。挨到大比之年,虞修士去应童子试;有才无钱的虞修士落第,而有钱无才的虞彦先却考中了。宗师大收,虞修士不敢再试,在妻子伍氏劝逼下入场,府考中了第五名经魁。而虞彦先却因怀夹文字被痛打后监候起来。虞拱阳见儿子不仅未中反而被监,这时认了侄儿,先把侄媳伍氏迎了过去,又把侄儿虞修士接到家中。虞修士和伍氏见伯父伯母如此势利,而雪中送炭的表叔夏王佐却并不趋炎。于是,他们夫妻二人亲自到表叔家去叩拜,在伯父的家中住了几日便仍搬回小小破屋,在伯父家的大门上题了一首诗:“贵贱依然一个侄,伯爷莫做两番看。”

第十三回 杨树根头开竹花 毒蛇泥马是冤家

打铁的柳老汉,为人正直,因他退还了卖主多给的十个鸡蛋,被杨小五送了个外号叫柳呆蛋。有一自称叫赵成章的溺死鬼上岸避难,和他交了朋友。后来这溺死鬼因行善积阴骘,升任了城隍。城隍把强盗的银子百两赠给他,通过他做引线,王察院捕获了恶人杨小五,原来正是他图财害命推人入水,那被溺死的正是城隍赵成章。

清初花幔楼活字刊本《生绡剪》插图书影

第十四回 清廉能使民无讼 忠勇何妨权作奴

福建建宁府内有个财主,姓平名必用,他的亲家是个举人,姓毕名荣,为人极贪,见平必用有一顶珍贵的皮帽套,是辽东人参客带来的,毕荣要拿八十两银子买,平必用一定要四百两。毕荣的外甥宣英,先叫毕荣把帽套借来戴一日,然后送回,后到县衙告平必用偷了他的帽子,因帽中有宣英朱文铁线之印,县官断为宣英之物。察院老爷官铁山私访,重审此案,以智慧识破宣英所说的假话,断还平必用。

正德年间进士江西进贤人吉禹号水元,家贫,无父母妻室,半饥半饱苦读书。中了举人后,不拜客不送礼,背个包袱进京赶考,中了进士。他见朝廷十分紊乱,津要官员都是势力相倾,把国事看作儿戏,深悔不该进京考试。后被选为山东即墨县知县,为官清正。一个小偷偷了乡下人的鹅,反赖说乡下人偷了他的鹅;有个盗贼被捉后,反说是和被盗之家少妇私通,少妇约他来私会。吉知县一一明断。因他五年知县政绩优,名声好,奉调进京。途中又审明了五个秀才图赖船主盗物案。进京后,得知“正德爷”经常微行到仙郎院狎妓,曾上本进谏,但本章留中不发。他又混进妓院面见了圣上,正德感悟其忠,次日,亲拔吉禹为都察院。

第十五回 木虎爪对手翻冤 全套头单词罹祸

湖广岳州府慈利县鸳鸳浦上有一富翁,姓言名渊,虽然家计颇饶,却亲自督耕,催逼租利;每当谷熟豆黄季节,亲自巡行。管家黄中,用木刻的虎足印,在田中印满虎迹,以恐吓言渊,不要下田实地收租,凭他们随意交纳。某日,言渊发现了木虎爪,情知受骗,用木虎爪打死了黄中,金秉帮助言渊销尸灭迹。后金秉死于乱兵之中,言渊又被其子以木虎爪打死。

第十六回 梨花亭诗订鸳鸯 西子湖萍踪邂逅

吴县张宿直家有梨花亭,梨花大放,约诗客徐备人、钱名彦及采松和尚饮酒赋诗。小姐惜娘和丫环瓶芳赏梨花,见徐备人之诗深爱之,由瓶芳传书,两人钟情。忽闻张宿直要将惜娘嫁给杨家,惜娘写信给徐备人,约定当夜在梨花亭相会私奔。瓶芳误把信投到已被徐备人逐出的仆人戈二手中。夜间,戈二冒充徐备人,将惜娘和瓶芳引到船上,直载到温州。惜娘已知受骗,乘轿上岸后,路上见一官府人,大声叫苦喊冤。这人是温州推官陈达,将戈二收监候审,把惜娘带在衙中,而瓶芳却和小姐走散。张宿直见女儿走失,在房中搜出徐备人的信,首告到官。知县审明,作媒成全惜娘与徐备人的婚姻,发给一纸海捕牌,着徐备人各处寻觅,于是徐备人、钱名彦、采松和尚分头去寻找。这时,温州推官已将戈二夹了双夹棍,打了七十板,问成边外沈阳崇武卫军,即日起解。赠给惜娘百金,托商人黄少江带到吴江。黄少江见财起歹心,把惜娘扔在西湖畔诸老妈家。惜娘出外挖野菜,得遇徐备人。钱名彦也找到了流落在尼庵的瓶芳。张宿直认瓶芳为义女,与钱名彦成婚。

第十七回 一篇霹雳引 半字不虚诬

杭州海宁县有一世习务农的郭子才,早丧,妻顾氏,含辛茹苦将女儿喜妹、儿子观保拉扯成人。观保不务正业,性喜赌,将妻子首饰卖尽,又伙同赌棍外号穿山獭者,扮强盗把家中衣物银子抢去平分。观保知母亲顾氏还有数百金,骗不去,要不出,便以姐姐重病为由,将母亲诓骗到江船上溺死。观保恶极,遭天雷打死。

第十八回 疾丑生贪姿害友 韩珠娘深智殉仇

松江府华亭县有个穷书生郎伯升,他的同窗朋友叫聂星子。这聂星子为人贪恋烟花,不管张家嫂子、李家姐儿,他死煞要用几分钱钞去偷摸,所以外号叫做“疾丑生”。同镇有个美貌的孀妇,姓韩小名珠儿,年可二十三四,前夫也是学里秀士,成亲三个月死了。媒人进门,她只是不肯。聂星子也几次托媒,韩珠儿不过摇摇头。郎伯升的姑父王彦安,就是韩珠儿前夫的叔父。郎伯升在王彦安家中见到了韩珠儿,十分钟情;韩珠儿见到郎伯升,心中也很满意。原来这韩珠儿不愿嫁给富家公子,只想嫁一个风流秀士。经王彦安老伴说合,两人当日便拜了天地,合房成婚。次日,郎伯升回家备办花轿来迎娶韩珠儿,因为无钱,向同窗朋友聂星子借钱,聂星子推说家中无有,同他一起到铺子里去取银子,半路上,将郎伯升推入水中淹死。一面去报丧信,一面又派媒人去说亲。韩珠儿怀疑郎伯升可能是聂星子害死的,提了三个条件,同意嫁去。五年后,生子四岁,聂星子终于说出了他害死郎伯升的经过。韩珠儿先杀了儿子,又杀了聂星子,到县里自首。县官敬其义,敬酒三杯。韩珠儿请求到泖上祭奠郎伯升,祭后投江自尽。

第十九回 严子常再造奇恩 成寿叔重施巧报

浙江严州府交界有个富春山,山中有个孤高隐士,姓严名伦字子常。他在这富春山腰,结下数间茅屋居住。邻近有一白额猛虎,一条白蟒蛇,为猎户所伤,子常均救放之。福建邵武县知县成国造任满朝觐过富春山时,其子寿叔被虎衔去。子常见而怒喝,虎弃之而去,子常将其救活送还。山下方家女琼儿为贼掳去,贼声言要一对夜明珠赎。蛇由口中吐珠数颗,子常即送给方赎女,均不受赏。后子常为葬父娶妻欲卖家传灌池砚,经人介绍至洛阳成家。寿叔认出其为恩人,即以两千金相报,并将新购一女赠之,女恰为琼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