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梯
一种自我定位型等级序列态度量表。是由社会学家H·坎特里尔首次提出来的,发表在《人民利益关系之模型》(H·坎特里尔著,新泽西州,新布伦斯威克,1965年版)一书中。该量表通常绘有一幅梯子图形,梯子两端显示自我生活状况最好和最坏的程度。梯子上的每一阶梯都标有等值的数字。使用时,要求被调查者按照个人的真实情况和主观感受,用“X”标度现在状况,用“Y”标度过去状况,用“Z”标度未来状况,分别对“与周围人相比,你认为自己现在生活得好不好?”、“5年前(或其他时间跨度),你生活得好不好?”、“5年以后,你期望生活得怎样?”问题进行自我定位式的回答。(参见下图)

该量表所记录的是第一类(X)值、(Y)值和(Z)值及三类值之间的差异度,对研究被调查者的态度和行为有着特殊的功效。在形式上,由于它是以图示来代替词句的,它对于那些存在着语言障碍的跨国或跨文化的研究和有儿童参加的某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该量表不仅适用于心理学领域,也适用于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舆论学等领域。西方一些研究机构曾用它度量人们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及施政效果。我国大陆第一家舆论调查与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也曾采用这种量表的变式,对人们的现实感受和态度进行过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