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乌药 【药物出处】:《本草拾遗》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又名天台乌药、乌药片。主要含有生物碱及挥发油,油中为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乌药酸、乌药醇酯、乌药薁、乌脑、乌药内酯等。辛、温、入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主治〕 温肾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寒郁气逆,胸腹胀痛,疝气,痛经,尿频遗尿。 〔本草撷英〕 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 时珍: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频数以白浊。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并解冷热。 本草衍义:乌药、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与沉香同磨作汤,治胸腹冷痛甚稳当。 〔名医心得〕 焦树德:善长治下焦寒性气痛,为温肾治疝要药,宜于肾间冷气波及肝经而致的少腹致痛、疝气疼痛、睾丸冷痛坠胀诸症。[1] 王药雨:善用治一切因忧郁所致之神经官能症性疝痛及冲气症,妇女因忧郁继发月经不调及痛经。[2] 萧森茂:胃脘痛 善治日久不愈之胃脘痛,不论寒热虚实均宜随证配伍乌药与百合,可增疗效。[3] 张树生:治惊风,血泻血痢。小儿慢惊风多为脾虚肝乘所致,乌药宽中顺气,入脾爽滞、开郁疏经,寓泻于补,故能用之。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少腹痛,注下赤白”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脾脉……涩甚为肠溃、微涩为内 〔药理与应用〕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实验表明,乌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功能。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并可促消化液分泌,助消化作用。 2.抗菌作用;鲜乌药叶煎剂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尚有止血作用,兴奋心肌,升高血压作用。 临床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疝气、小儿遗尿、痛经,外伤出血等。 〔剂量用法〕 3~10克,煎服。 〔按语〕 本品辛温香窜,上走脾肺,理胸腹气滞,治寒郁气逆,胸腹胀痛;下行肾与膀胱,善除膀胱之冷气,温肾固小便,用治少腹冷痛,寒病尿频。本品虽作用和缓,药力不甚刚猛,然亦为辛温走窜之品,有耗血散气之虑,气血虚而有内热者非宜。王药雨善用本品治情志忧郁所致之病症,颇有心得。 【参考文献】: [1]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46 [2]王药雨.实用中药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2:241 [3]萧森茂,等.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157 [4]张树生.百药效用奇观.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8:17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