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津养血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津养血汤

《古今医鉴》卷十方。又名生津四物汤。当归、白芍(煨)、生地黄(酒洗)、麦门冬各一钱,川芎、黄连各八分,知母、黄柏(蜜水炙)、石莲肉、乌梅、薄荷、炙甘草各五分,天花粉七分。水煎,温服。功能生津养血,清热止渴。治上消火盛,烦渴引饮。

生津养血汤 《古今医鉴》卷十

【组方药物】 当归3克 川芎2.4克 白芍(煨) 生地黄(酒洗)各3克 知母 黄柏(蜜水炙)各1.5克 麦门冬3克 石莲肉1.5克 天花粉2.1克 黄连2.4克 乌梅 薄荷 炙甘草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3味,锉1剂。水煎。温服。
【主要功效】 生津养血,清热止渴。
【适应病证】 上药消火盛,烦渴引饮。

生津养血汤

生津养血汤

本方出自《古今医鉴》卷十。系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四物汤、《圣济总录》之乌梅散、《仁斋直指方论》之川黄连丸三方复合加减而成。《寿世保元》名为养血清火汤。方由当归、白芍(酒炒)、生地黄(酒洗)、麦冬各一钱,川芎、黄连各八分,天花粉七分,知母一钱,黄柏(蜜水炙)、石莲肉、乌梅肉、薄荷、甘草各五分组成。上药,锉为末,水煎,温服。功能生津养血,清热泻火。主治消渴证,阴虚火盛,烦躁不安,口中干渴,引饮无度,食欲旺盛,小便较多,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象弦滑。
本方所治证属阴虚火旺之消渴。沈金鳌说:“三消,燥病也”。故以养阴泻火而立法。本方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即是四物汤用以养血和营,加花粉、麦冬养阴清热,莲肉补益脾肾,更加黄连、黄柏、知母苦寒泻火,少加乌梅肉敛液生津,配甘草则具酸甘化阴之意,另加薄荷,取其辛以散热。考《汤头歌诀》望梅丸亦用麦冬等养阴药与薄荷配伍以生津止渴。故薄荷之用既取散热,复取生津,一物二用。沈金鳌认为:“大约善治三消者,必补肾水真阴之虚,泻心火燔灼之热,除肠胃燥热之邪,济心中津液之衰”。养阴泻火,是其要旨,方取名养血泻火汤,即是此义。本方运用以饮多、食多、溲多,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红脉弦为辨证要点。
乌梅散(《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乌梅肉(焙)、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半,生干地黄(焙)三两,甘草(炙)一两。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热水调下,不拘时。功能养阴生津止渴。主治虚躁暴渴。

☚ 养血清心汤   加味四物汤 ☛
000043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