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态防治鱼病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态防治鱼病技术

生态防治鱼病技术

绿色、环保、药物无残留的鱼病防治的技术,是绿色生态养殖的特点之一。用生态方法调整、改善、保护鱼类生活的环境,控制、消灭病原; 利用生物药剂合理调整水体环境,可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生态防治鱼病的技术措施是:
❶鱼和植物共生。鱼和水生植物共同在鱼池中生长,鱼类很少生病。植物可利用鱼的粪便和残饵做肥料加以吸收,消除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净化水质; 同时在光合作用下,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又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减少鱼类的发病率。
❷混养法防鱼病。养殖池塘中如果养殖品种较少,该品种易生病; 反之养殖池塘的生物品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健全,鱼体抗病力就会增强,发病率降低。草鱼、鲤鱼、鲫鱼、大口鲶、花白鲢等多品种同池共养。每一品种的生态位不同,存在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如鲤、鲫鱼寻食掘池底,破坏病原体的滋生环境,病鱼由于行动迟缓,常为肉食性鱼类吞食从而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使生态系统自动防病。
❸无公害防治鱼病。根据农业部发布实施的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的规定,严禁使用磺胺咪、呋喃西林、呋喃唑酮、氯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中泼洒抗生素,也不得在水产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树立健康养殖理念,多采用免疫疫苗、抗菌肽制剂、有益微生物制剂等。在病鱼防治中,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应有针对性地使用对致病菌有专一性的抗生素,如土霉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唑、氟苯尼考等安全环保抗生素。
❹种养殖轮作。新建的鱼池由于环境中很少存有易感染鱼类的病原体,因而鱼病很少发生,而老鱼池则相反,鱼类易发病。因此在建鱼池时,应多建一个以上。今年在这个鱼池养鱼,另一个鱼池种植植物,第二年交换轮作。由于鱼的易感病原体对植物一般不感染,植物的易感病原体对鱼类一般不感染,因而相互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❺蟾蜍防治。经多年观察,鱼池及其周围的蟾蜍较多,池养鱼类就很少生病,蟾酥可抑制、杀灭池中病原体。对防护性好的鱼池,可直接捕捉蟾蜍放入; 对防护性不好的鱼池,要用竹筐或网兜将蟾蜍圈住放入,位置在入水口较好,每亩鱼池五只以上。圈住的蟾蜍最好于三天后放生,以免死亡。蟾蜍在城镇的河边植物茂盛的地方较多,可在晚上用手电筒寻找,它们逃跑能力不强,很易捕捉。经过二至三年捕捉蟾蜍防治鱼病,再放生,池塘及周围的蟾蜍就会逐年增多,自然可有效地预防鱼池病害的发生。
❻中草药泼洒。农村的山坡、溪边、路旁有很多中草药,如松针叶、樟树叶、麻柳叶、苦楝叶、水菖蒲、五倍子等。当鱼池水面漂有死鱼、非天气原因鱼类突然停食、有鱼离群独游时,可采集或定期采集上述中草药。每亩15-30千克,在池边支锅,将采来的中草药切成寸长小节,放入锅中,加入干净清水煎熬。熬好后,连渣带水泼洒入池,12小时以后水色变成棕褐色,对鱼类、水质无毒无害,会很快控制住潜在鱼病的蔓延或预防鱼病的发生。

☚ “以鱼养水”技术   渔业生态经济园 ☛
000007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1: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