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圈
在生态省 (市、县) 建设基础上借鉴经济圈的概念,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特征的某一区域范围。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特定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决定了与其对应的自然资源供给基础,从而形成在该自然资源供给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生态经济圈的地域组成有大有小,可以是由几个省域组成,也可以是由几个县域或者市域组成,但必须具有共同的生态和经济特征。如位于丹江主流域的河南省淅川县,陕西省的商南县、丹凤县。湖北省的丹江口市提出以丹江库区至陕西省丹凤县城段为中心,在丹江流域内建成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生态经济圈和豫、鄂、陕千里 “绿色经济走廊”,组建丹江流域内生态经济利益共同体。生态经济圈建设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具有生态经济相对一致的区域开展生态农业、生态工程和生态旅游等建设活动,以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由于生态经济圈更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一致性,更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同时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大,参与的建设单位较多,因此建设难度与复杂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