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渔业模式
无污染的高效农业-渔业模式。它可使畜禽粪便及残饵、牧草和菜叶等成为鱼的饲料,鱼粪肥塘(田),塘底污泥则为农作物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如稻田生态渔业,鱼和蛙分别吃掉了水中和稻上的害虫,减少了病虫害,降低了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在连片的养殖区,还可逐步减少直至不施化肥和农药,建成无公害的农业园区,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提高种养产品的效益。
生态渔业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❶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以配合饲料为基础,以安全、高效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并通过构建一定比例的人工湿地、生态氧化塘或利用生态沟渠、稻田、藕田等进行养殖排放水处理或实现养殖水体的重复使用。
❷湖泊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模式。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以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进行人工放养,利用生物食物链原理,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保障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充分利用水体渔产力,提高广大库区农民致富能力的目的。
❸文化传承和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稻田、山溪等丰富的浅水资源,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稻鱼 (虾、蟹) 共生和山溪以草养鱼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❹大水面鱼、虾、贝、藻立体增 (养) 殖模式。在大江大河和浅海海域,选择适合该类水域生长繁殖、经济价值高、宜于人工苗种培育以及放牧饲养的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利用生物间不同的栖息特性和食物链关系,实施规模化立体型增 (养) 殖,构建水域的生态平衡,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实现水生生物多样性。
❺工程化渔业养殖模式。采用高效水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功能性饲料等,有效控制净化养殖污水等自身污染,减轻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大幅度提高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
❻休闲生态渔业技术模式。利用渔村设备和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
❼ “负责任” 水产捕捞模式。逐步减少渔船数量,探索和推行限额捕捞制度; 推广渔船节能,改进渔具渔法,禁止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作业; 压缩底拖网、定置张网、桁杆拖虾网等作业,鼓励发展选择性较好的流刺网、钓具和笼壶作业,促进捕捞产业发展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匹配,实现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