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产品价格确定机制
以生态林产品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以完善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为手段,通过建立有利于生态林产品产业结构优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价格指数、完整的成本核算框架、完备的市场交易体制,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价格制定与调整的制度安排。
❶生态林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特点。一是生态林产品生产企业自主制定价格; 二是由生态林产品市场形成价格。企业经营者依据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竞争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❷生态林产品价格确定机制的内容。一是生态林产品价格管理权限,即价格决策的主体是谁,由谁定价;二是生态林产品价格形式,包括价格形成的方式、途径和机理; 三是生态林产品价格调控方式,包括价格调控的对象、目标和措施。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形成方式,建立主要由生态林产品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首先,要实现价格决策主体的转换,由企业自主定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价格的主要决策者,企业没有定价权。市场经济则不同,它要求大部分产品和劳务价格放开,由企业自主定价。原因是:
❶生态林产品价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一个综合、复杂、多变的过程,必须由对产品生产经营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了解最多最准确的企业来定价,才能建立合理的生态林产品价格体系。
❷要增强生态林产品企业活力,必须赋予它们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产品定价是企业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
❸提高生态林产品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成本和盈利是价格的构成要素,由生态林产品企业自主定价,就会使企业自觉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林产品企业自主定价并不是说全部价格都由企业决定。一是在计划价格体制下,生态林产品价格的形成是通过行政系统实现的,而生态林产品市场价格是由生态林产品市场上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竞争形成的,体现了参加市场交换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二是在计划价格体制下,把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作为价格管理的依据,而市场价格则要改变这种状况,让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真正成为价格形成的基本规律。三是要实现生态林产品价格调控模式的转换,建立起政府间接调控的价格管理体制。适应生态林产品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价格的管理要进行转换,但生态林产品价格放开不是完全放任自流。政府必须对价格调控的对象和目标进行调整,对生态林产品价格间接调控的手段和措施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