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通过一定的方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的,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和外部的开发条件的综合评价。目的是通过建立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开发价值进行衡量、评价,对以后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合理的依据,并且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具有一定的原则:
❶突出生态旅游的开发价值。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为旅游开发服务的,首先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是否符合生态旅游资源的涵义,是否符合旅游开发的条件。
❷突出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为了旅游开发服务的,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获取相应的综合利益。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时,发挥资源的潜力,考虑投放资金后的综合利益,从而确定资源开发的方向和程度。
❸现状分析和动态发展相结合。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工作从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理论分析形成、属性等,分析开发的外部的动态条件,用发展的眼光分析生态旅游资源的发展趋势、变化特性等,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和规划提供依据。
❹单要素分析和全面系统评价相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较多,具有多层次、多形式的特性,考虑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条件,根据资源所在处的区位、基础设施、经济水平等进行评价,反映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具有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
❶定性评价标准。是对生态旅游资源整体的评价标准,分为品位和特性两方面。
❷定量评价标准。设立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在确定评价因子时,要具有以下三种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设立: 注重资源要素的构成和组合的评价,建立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然后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注重资源价值的评价,把旅游资源的价值作为一个评价因子; 将资源的价值和要素特征作为并列的评价因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模型的设计,以旅游资源为评价的主体,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