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村
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在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上限之下,运用生态科学原理和生态链接工程建设成的村落。它的宜居水平比一般的普通村庄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是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良好的行政村。
创建生态文明村的重大意义。
❶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使农民群众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项事业; 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本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❷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要在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要、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精神更加充实,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❸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民对改变这种状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依靠农村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营造出文明、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❶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主干道硬化; 推广使用沼气、垃圾定点存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❷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制订有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 《村规民约》; 创建 “十星级” 文明农户的各项机制落实;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性村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封建迷信活动; 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场所,形势政策教育、科学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坚持经常组织; 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标; 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设有卫生室,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 无计划外生育。
❸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村干部依法行政,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体系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
❹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产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健康发展; 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
❺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认真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落实“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的目标,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