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类型
在综合考虑自然要素、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下,按照从大到小,自上而下的层次划分的类别为: 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类型、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类型、生态农业开发模式类型和生态农业物种组合类型。
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类型。是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建设的具有地区特色、符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具体标准是按照不同土地类型上的生态农业类型来划分。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类型分为: 水田生态农业、旱地生态农业、山地生态农业、水域生态农业、低地生态农业、草地生态农业、园地生态农业、庭院生态农业、村镇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类型。是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生物物种的配置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及其各结构的功能特征的系统分类。具体标准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种群的配置结合不同来划分。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类型可以分为: 生物立体共生类型、物质循环利用类型、区域整体规划类型、时序结构类型、生物相克避害类型。
生态农业开发模式类型。是在第二类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种群的生活群、生态位的配置情况或生产经营方式的不同来划分。生态农业开发模式类型反映生态农业系统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稳定有序的态势及其机制的基本特征,在生产上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可以分为: 立体种植开发模式、立体养殖开发模式、立体种养开发模式、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类型、时间嵌合模式、以虫治虫模式等。
生态农业物种组合类型。是生态农业开发模式类型的进一步细分,对开发模式类型的内容填充和具体应用。在第三类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物种的结合情况不同来划分。具体标准是可以分为农作物的间作、套作和轮作模式,水体立体养殖模式,时间立体养殖模式,种、养、加全面规划模式,禽—渔—作物循环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