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甘薯病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甘薯病害sweet potato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50多种,中国已发现近30种。
简史 甘薯黑斑病于1937年从日本传入中国东北后,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在甘薯生产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甘薯瘟于1940年在中国广东信宜县首次发现,随后在中国南方一些省、自治区传播为害。甘薯根腐病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曾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猖獗为害。到80年代初,明确了甘薯瘟、甘薯根腐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采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加强检疫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损失。甘薯软腐病是甘薯贮藏期主要的病害。60年代起,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和推广应用了不同形式的屋形窖和高温大屋窖,并在种薯入窖时进行高温愈合处理,使甘薯的腐烂大为减少,达到了安全贮藏的效果。
种类和分布 发生普遍而为害较重的有甘薯黑斑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甘薯根腐病[Fusarium solani(Mart.) Sacc. f. sp. batatasMcClure]、甘薯瘟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 Smith]、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和甘薯软腐病[Rhizopus stolonifer(Ehrenb. ex Fr.) Lind]等10多种。据估计,中国甘薯每年因病害造成的损失约10%左右。
甘薯在生长和贮藏期间,各个器官均可受到不同病原的侵染和为害。甘薯黑斑病和甘薯茎线虫病,常引起严重的烂窖、烂床和死苗。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甘薯软腐病、甘薯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 var. acrita Chitwood)、甘薯蔓割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batatas (Wollenw.) Snyder etHansen)、甘薯紫纹羽病(Helicobasidium mompaTanaka)和甘薯镰刀菌干腐病(Fusarium oxysporumSchlecht.),常造成烂根死苗或薯块腐烂而减产,重者绝产无收。甘薯黑痣病(Monilochaetes infuscansEll. et Halst.)和甘薯拟黑斑病[Thielaviopsis basico-la (Berk. et Br.) Ferr.],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甘薯疮痂病(Sphaceloma batatas Sawada)、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SPFMV)、甘薯潜隐病毒病(SPLV)、甘薯丛枝病(系马铃薯Y病毒组的线状病毒和类菌原体复合侵染所致)为害茎叶。在局部地区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 (Cercospora timorensis Cooke)、斑点病[Phyllosticta batatas (Thum) Cooke]、白锈病[Albugo ipomoeae-panduranae (Schw.) Swingle]、黑星病(Alternaria bataticola Ikata)、白绢病[Athelia rolfsii (Curzi) Tu et Kimbrough]和粘菌病(Physarum gyrosum Rostaf),常使甘薯生长受抑制,植株光合效能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此外,尚有甘薯爪哇黑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 bromae Pat.]、干腐病(Diaporthe batatas Harter et Field)、青霉病(Penicillium spp.)、炭腐病[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l.) Ashby]和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等。
中国甘薯产区按自然区域划分为5个薯区,各薯区病害发生种类如下。❶北方春薯区。以黑斑病、茎线虫病、软腐病为主,蔓割病和绉缩花叶病毒病亦有发生。
❷黄淮流域春、夏薯区。以黑斑病、根腐病、茎线虫病及软腐病发生为害较重; 根结线虫病、蔓割病、紫纹羽病、镰刀菌干腐病、绉缩花叶病毒病等在局部地区亦有发生。
❸长江流域夏薯区。以黑斑病、根腐病为主,甘薯瘟、蔓割病、紫纹羽病、镰刀菌干腐病、绉缩花叶病毒病在局部地区有所发生。
❹南方夏、秋薯区。以甘薯瘟、疮痂病和黑斑病为主,蔓割病、丛枝病、根结线虫病、绉缩花叶病毒病、紫纹羽病等在局部地区发生。
❺南方秋、冬薯区。以甘薯瘟发生为害最重,疮痂病、丛枝病、紫纹羽病、黑斑病等病害亦有发生。
甘薯病害可由种薯、种苗、土壤、肥料、流水、虫鼠和农具等多种途径传染,而种薯种苗则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甘薯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与气候、地势、土质、耕作制度、虫鼠为害以及甘薯收获操作和贮藏管理等密切有关。
病害控制 由于甘薯病害传播途径多,侵染为害时间长,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❶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苗、种薯,以杜绝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等毁灭性病害传入非疫区。
❷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薯。
❸培育无病壮苗。可采用药剂浸苗或从春薯地剪蔓和薯尖进行组织培养脱毒等措施获得无病苗。
❹选用抗病品种。防治根腐病可选用高抗品种徐薯18、苏薯2号,甘薯瘟可选用华北48、豆沙薯、新汕头等,甘薯疮痂病可采用湘农黄皮,广薯70-9、红红一号等,茎线虫病可采用济薯10号、宁15-33等,根结线虫病可采用青农1号、青农2号等。
❺实行轮作。
❻适时收获、安全贮藏。贮藏期加强管理,严防薯块受伤受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