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肃道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肃道教 甘肃道教在甘肃境内传播、活动的道教,为甘肃五大宗教之一。其信仰、教义与全国其他地区的道教基本相同。认为“道”是宇宙的主宰和本源,无所不在, 无所不包, 无时不存。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道教为多神教,尊奉老子为教祖。神仙信仰是该教信仰的核心,道徒崇拜多种神仙,通过种种修炼方法追求长生不老。甘肃道教源远流长,相传平凉崆峒山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的地方。战国时任函谷关令的天水人尹喜, 迎接道教始祖老子入关, 随老子西行至流沙(今敦煌),后回至陇西传教,被尊为无上真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已经修建了一些道教宫观,出现了一些知名的道教人物。修建的道观,主要有临洮岳麓山上的太平观,秦安王家山的慈航宫等;知名人物主要有陇西人封衡、王嘉,灵台人皇甫谧、王雷保等。唐代,甘肃道教发展迅猛,出现了天水人尹文操、陇西人李渤等著名道教人物;兰州、平凉、礼县、陇西、庆阳等地相继修起了一些道观。北宋时,兰州新建了玄妙观、城隍祠(后扩建为城隍庙),其他地区也新建了一些道观。有一些知名道士在各地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金代道士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在甘肃传播道教多年,带出了一批高徒,甘肃至今有许多道士都是丘处机所创龙门派的传人。明代,在甘肃的几个明朝藩王都笃信道教,各自起了道号。肃庄王朱楧在兰州修了金天观。当时有两个出使中国的越南人阮无量、黎真人,在兰州出家当了道士。清代道教逐渐衰微,但民间信仰不减。兰州兴隆山道士刘一明著书立说,传播道教,修建宫观60多座,收徒300多人,被称为“兴隆山道教功臣”。民国时期,甘肃道教虽然发展不大,但道观信众数字可观。据省档案馆资料, 1943年全省有道观1054座, 较大者200多座,道士近600人。甘肃道教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现在, 全省道教活动正常。截止1995年, 有道教职业人员近2 000人, 道观200余处。 ☚ 兰州山字石基督教堂 甘肃道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